“街巷出新后,管理要跟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02:27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只有初中文化的六合区程桥镇桂花村六四组居民徐凤琴,在听到村委会负责人念起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逐步形成以工程带劳务、以项目带劳务、以贸易带劳务的多元化模式”这句话时,听得半懂不懂,有点发愣。但她和周围许多村民一样,是政府推进这一模式的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昨天中午,见到36岁的徐凤琴时,她刚从离家不远的服装厂下班。在她家去年刚盖起来的2层小楼里,徐凤琴谈起自己身边的巨大变化,满脸含笑。

  1988年初中毕业后,徐凤琴没有再读书,“因为家里太穷。靠种那一点点田能有多少钱呢!”她说,比自己失学更让她难过的是,儿子出世后,作为母亲的她却同样要为孩子学费发愁。那时,地少人多,她没什么事可做,也赚不到什么钱,日子过得很紧,只能住在两间又小又旧的平房里。

  程桥镇出现第一家服装厂时,徐凤琴没有什么太多激动。只招100个人,几乎全镇的人都想往里挤,找一般的关系根本进不去。

  “真没想到,以后的发展会这么快。”徐凤琴感叹道。目前程桥镇上的“南京服装工业园”已初具规模,一共有52家服装厂、职工1万多人。去年该镇获得“江苏服装名镇”称号。这个项目让当地劳动力转移有了目标,镇里像徐凤琴这样的农民大都有了固定工作,还有不少外地打工者慕名而来。

  徐凤琴说,到服装厂上班需要技术,为此镇里为村民们办了培训班,大家不仅不用交培训费,还能拿到伙食补助。

  上班后,日子一下子变了。徐凤琴如今一年收入有2万元左右,“在丈夫、儿子面前说话底气都足了许多。”从2004年开始企业为他们交了养老保险,“以后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拿退休工资了。”徐凤琴说到这一点时,特别开心。南京日报记者齐文洁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