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对中国影响有多大 国家评估报告称“负面影响为主,某些影响具不可逆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04:29 大河网-河南日报

  研究表明,我国气候变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在未来的50年到80年间,全国的平均温度将升高2摄氏度至3摄氏度,对农牧业生产、水资源、海岸带社会经济和环境、森林和生态系统以及卫生、旅游、电力供应等其他领域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这些影响以负面为主,某些影响具有不可逆性。”科技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近日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对中国气候变暖的趋势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农作物产量下降

  “最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报告首先指出气候变化将使我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增加。如果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将会严重影响中国超长期的粮食安全。此外,由于气候变暖使农业需水量加大,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在牧业方面,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化趋势,使半干旱地区潜在荒漠化趋势增大,草原界限可能扩大,高山草地面积减少,草原承载力和载畜量的分布格局会发生较大变化。

  □水资源供需矛盾增加

  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可能使我国北方江河径流量减少,南方径流量增加,各流域年均蒸发量增大,其中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将可能增大15%左右,因此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并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预计2010年至2030年,中国西部地区每年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

  □海岸区受灾机会加大

  气候的变化将使中国沿岸海平面到2030年可能上升幅度为0.01米至0.16米,导致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潮影响的程度加重,由此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遭到破坏,生成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

  □生态系统将发生变化

  根据报告,气候变化后的中国森林初级生产力的地理分布格局没有显著变化,森林生产力将增加1%至10%,从东南向西北递增。东北森林的组成和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落叶阔叶树将逐步成为优势树种。

  冰川随着气候变化而改变其规模。估计到2050年,中国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2%。未来50年,中国西部地区冰川融水总量将处于增加状态,高峰预计出现在2030年至2050年,年增长20%至30%。

  此外,未来50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空间分布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大多数岛状冻土发生退化,季节融化深度增加。高山、高原湖泊中,少数依赖冰川融水补给的小湖可能先因冰川融水增加而扩大,后因冰川缩小、融水减少而缩小。

  □疾病发生程度和范围增加

  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热浪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并增加心血管病、疟疾、登革热和中暑等疾病发生的程度和范围。气候变化可能使雪山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从而导致山区、海岸和海岛风景地的变迁,从而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及旅游者的安全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由于气候变暖,将加剧未来中国空调制冷的电力消费的持续增长趋势,对保障电力供应带来更大压力。

  (据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