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别让"人均指标"遮住贫富差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11:32 云网

  ■王攀(商报评论员)

  2006年,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4330亿元,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5170美元。天津成为我国继上海、北京之后,第三个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的省份。(1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

  广州2006年人均GDP预计超万美元,被当作一个城市的狂欢;天津作为一个省,人均GDP超5000美元,继上海、北京之后成第三名,可视为一个省的骄傲。但这种人均指标到底有多少价值?广州、天津都是按常住人口统计,也就是说,把同样创造了当地GDP增长的外来人口排除在外。其实,以目前的统计之法,人均GDP超5000美元也不见得人人得惠。一个事实是,越是发达地区,越是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充分的地方,按要素分配的主导作用就越大,而按要素分配的结果,就是每个人对财富拥有的差别扩大,但人均指标恰好掩盖了这种差距。

  GDP增长率、人均GDP,这些指标都令那些视符号为生的官员、学者激动不已,从而陷入数字拜物教陷阱。什么是拜物教?按照马克思的说法,人是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劳动是人的本质。工具不过是人为实现目的的手段,但人们常常忘记了目的而崇拜工具本身,这就是拜物教。金银财宝不过是用来作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但是人们常常崇拜金银财宝本身,而忘记了“金银财宝,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是一个发展中大国,GDP增长率不过是一个百分比符号,高一点低一点,是不是统计误差都很难说清楚,干吗为之神经兮兮?

  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人均指标。10个人中,1个人拥有1000元,其他9人都是穷光蛋,人均是100元;另外10人,有高有低,差别不大,人均也是100元。同样的人均指标,你说哪个群体的构成更合理?尽管人均指标一样,但前10个人里,天下寒士是多数,能饱暖的只有1个。人均100元对其他9人来说,没有丝毫意义。同样,把别人的GDP均分到自己头上,把别人银行里的存款平均到自己身上,都无法改变我们一无所有的事实。此时的人均GDP除了为官员升官加力,让符号经济学家惊呼外,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没有意义。而政府若以此指标决策,其结果仍非穷人之福。

  西方那套经济学指标,是在发展了几百年,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情况下的产物。但在国内,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照搬西方经济指标来对付中国的问题,恐怕失灵的时候居多。比如,物价指数,在能源、粮食等一些物价不放开的情况下,就难有说服力。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与其关注指标,特别是人均指标,不如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只有教育、医疗、住房等事关民生的事情都做好了,民众才能真正享受到GDP数字增长带来的好处。否则,人均GDP再高,那也是富人的狂欢,是地方政府的狂欢,而这些狂欢容易掩盖民生之苦、之累。

  责任编辑:一丁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