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与冷寂2006中国学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13:30 青年时讯

  [正解]

  国学的力量

  国学就是传统文化。

  为天地立心,为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选择。

  一个具备了“仁、孝”的美德,才能完成道德的自觉,一个具有理想人格的至诚君子,成为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诚君子,这就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追求。

  自从胡适把中国传统的古典学术变成现代学术,国学就成为名正言顺的一种学科。对历史文化传统怀有同情和敬意,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才会持续恒远,才能在未来确立自己的地位。国学是一个民族固有的学术和文化,国学具备这样的力量。国学溯源:

  《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由此看来,“国学”一词起源于周代,当时的“国学”只是朝廷开办的王侯贵戚的“贵族子弟学校”。

  2006年,中国学术界可谓喧嚣与冷寂,上演一出纯中式思想系列连续剧。

  先是国学,几位举着“某媒体”大旗的有心人,主动为百位国学学者开了博客,还一步到位建立了“乾元国学圈”,“诱导”这些学者能为新浪网做一些学问,发表几篇文章,传播中华国学。随后,于丹品《论语》与孔子标准画像的讨论,也变成2006年的孔子娱乐化年。

  作家刘心武在央视《百家讲坛》解密《红楼梦》,引起了红学热潮,掀起红学“二次革命”。接着易中天品三国,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诙谐幽默,通俗易懂,开《百家讲坛》之新意,颇得听众热捧。史学也在高校和白领阶层掀起一阵风,读史,选修史学成为一种时尚。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颇具哲理的至理名言成为很多学子学人装潢门面的口头“道具”。

  内行看门道,外行凑热闹。专业水准颇高的国学、红学、史学着实让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草根网民也高雅了一回。

  2006年,国学、红学、史学三箭齐发,盛世修典,自然不在话下。

  2006国学

  在金钱与通俗路径中庸俗化

  2006年国学现象新闻热词:喧嚣

  喧嚣一:

  2006年很多与国学有关的学院、学堂、俱乐部以及形形色色的国学培训班涌现出来,尽管它们出身各异,但几乎都热衷于为同一个目标群体服务——企业高层管理者。伴随着这一特殊群体的介入,以往在国学传承中一些不曾遇到的问题一下子成了人们争议的焦点,比如国学是否可以商业化?企业能否成为传承国学的基地?国学怎样和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传统文化是否能推动当今经济的发展?

  “其实所有争议的核心还是国学究竟该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是继续走专业化的道路,还是在学术发展的同时在现实中发挥实际作用的问题。”清华大学思想研究所原所长、现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钱逊说。在他看来,近代以来,国学一直在走学术化的道路,已经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了,如何使之走向民间,走向生活,与市场融合,才是国学重焕生命力的关键,至于与商业相结合是否合适,则是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喧嚣二:

  北师大教授于丹是继易中天之后又一明星教授,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论语》,听众反映褒贬不一,引起很大争论,于丹说“我对《论语》是只言片语、非学理化的阐述,人家给了我7天时间,我就得对得起人家给的时间,给人家讲好,符合传播规律。媒介指责我把《论语》弄成这样了,这是抬举我了。观众说,谢谢您把《论语》给大家找回来了,这也是抬举我了。”

  喧嚣三:

  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向海内外发布孔子标准像。模本像上,孔子形象主要为方面大耳,大鼻阔口,双眼距离较宽,表情严肃。而根据古籍记载,孔子相貌丑陋,鼻孔朝天、牙齿外露。长期以来,跟随“标准像”的另一个问题是涉及商业炒作行为。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大千强调,标准像的推出没有商业目的。“基金会仅仅是想制定一个统一的孔子像,以利于孔子文化的对外传播。”为此,中国孔子基金会承诺,生产孔子像的机构能够免费得到孔子标准像的模本,用作参照。

  喧嚣四:

  对普通百姓来说,国学成了奢侈品,一些商业机构也从中赢利颇丰。对此,很多学者认为这种举动与古代圣贤教导的“正其谊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背道而驰。

  2006最具争议的语录

  庸俗化阅读

  “我们就是要看看靠国学能不能谋生。我们坚信有价值的东西必定有价格。我们打动投资人或者说我们成立俱乐部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找到了实现从价值到价格转换的途径——这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

  ——中国国学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王正伦

  孔子和《论语》是我们的文化基因,人人心中有。我只是本着我的心得提供一个起点,《论语》也可以这样庸俗化地阅读”。——于丹

  “我的价值观就是一锅乱炖。文化文化,就是文了,还得化”。——于丹

  “只要想象合理,那么任何描绘孔子的画像都应当是合理的。”“我们至今使用的仍然是吴道子画的孔子像,这个像流传了1000多年。”

  ——孔子第75世嫡长孙孔祥楷

  [链接]

  李浬和他的国学理想

  李浬,28岁,四川师范大学老师,一名读书人。虽然生活在现代却有一副古典心肠。最著名的就是一年四季一袭布鞋长衫,住在租来的农家院,安贫乐道,研究国学,设立私塾,传授“四书五经”。当然还有一段按儒家礼节,提着十块腊肉去求教国学大师季羡林并结为忘年交的佳话。

  中国近现代国学大师(部分)

  严复代表作《原强》、《辟韩》辜鸿铭代表作《中国人的精神》梁启超代表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章太炎代表作《訄书》胡适代表作《中国哲学史大纲》陈寅恪代表作《柳如是别传》金岳霖代表作《知识论》梁漱溟代表作《中国文化要义》钱穆代表作《国史大纲》冯友兰代表作《贞元六书》钱钟书代表作《宋诗训诂》

  当今国学大师

  季羡林 饶宗颐 南怀瑾 文怀沙

  2006史学

  集体无意识总爆发

  易中天就是历史的“药引子”。

  易中天品读三国,引发国人对史学的极大热情和兴趣。史学一夜之间成为显学,长期埋在故纸堆里的历史系教授忽然间找到与市场对接的价值。“以史为鉴”不再是一句口头语,而是寻找以史做答的现实新问题。易中天在这场史学热潮中扮演一位抛砖引玉的配角。毕竟像他那样的明星学者,无助于史学的学术研究,无助于史学的思想革命,充其量是数字的胜利,一次55万册的品三国的发行量。

  不可否认,易中天的价值在于让史学集体无意识地爆发,史学成为当今中国最火的学科之一。

  历程:从2002到2006

  我们说易中天成为史学的药引子,是源于对史学热成因做出的判断。早在2002年《南方都市报》等多家媒体就隆重推出过黄宇仁、余英时、汪荣祖、杜维明等境外著名史学家,并对他们的史学观推崇备至,对他们的著作做了大量介绍,让国人尤其是史学界大开眼界。然而,除了史学界和少数酷爱历史的人群分享史学成果之外,无人喝彩,顶多是内部掌声。

  2006年易中天的品三国,把国人对史学的热情推向极至,史学在2006集体无意识总爆发。有关国学的书籍成为畅销书,甚至很多年前就出版过的书也脱销,盗版书籍也出现,甚至超过正版书籍的销量,读史书成为一种时尚。

  关键词:儒家史学

  历史学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有“人文学之母”的雅号,无论在西方或中国,都有两三千年之久,在此悠长的史学中,追求已逝的往事的真相,一直是努力的方向。西方学者泛称中国传统史学为“儒家史学”。就像他们视两千多年的帝制中国为儒教中国一样,因他们以儒家为哲学或宗教,以及视为一种意识形态,并预设前提,认为儒教乃笼罩帝制中国无所不在的精神面貌。

  其实中国史学家的儒家教育的成分或多或少都存在,但是在史学的道路上,不乏西方学者认为的那样纯粹的“儒家史学”,批判继承乃是中国知识分子区别于传统知识分子的重要标志之一。

  面孔:耀眼的史学大家

  国人对史学的兴趣仅仅停留在历史故事,而非历史观,历史价值,学术成果。

  是黄宇仁、余英时、汪荣祖等著名史学家,把先进的史学观和研究成果引入国内,让国人耳目一新——史学可以这样研究。

  史学思想是比研究方法更能使人信服的先进的理念。在我们对这些史学大家的研究成果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之后,你会感觉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链接

  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长

  沙,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主要著作:《大历史不会萎缩》、《放宽历史的视界》、《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贡献:第一次提出“大历史”的观念。评价:黄仁宇先生与诸多中国史学家的不同,就在于他可以将遥远得近乎飘渺的人与事推到读者面前,……黄仁宇写历史,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客观朴素的见证目的。

  余英时:著名学者,曾任哈佛

  大学中国历史教授。获颁美国国会图书馆之克鲁格奖,该奖项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主要著作:《士与中国文化》、《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论戴震与章学诚》。贡献:试用韦伯观点对中国历史做新的分析。评价:他在中国历史、思想和文化所作的研究,以及对人性所作的广泛深入探索,其影响已跨越许多学科和时空领域。

  汪荣祖:原籍徽州,1971年获

  美国西雅图大学博士学位。在美国维吉尼亚州立大学任教31年。主要著作:《史学九章》、《史传通说》、《学林漫步》、《诗情史意》。贡献:以九种角度观照史学内涵与本质,完成《史学九章》,重新评价中外史学名家及史学经典。评价:同样是描写历史人物,汪荣祖的文字与时下如日中天的易中天却“貌合神离”,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写作风格。

  2006红学

  以草根视角反动红学

  对《红楼梦》的诠释一直存在正统与草根两种方式。红学家的诠释总是与王朝政治或社会相关联,草根诠释则总是心有所得地借题联想,不忌离题万里。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站在不同角度,就有不同的《红楼梦》,意想不到的是刘心武在沉寂20多年后,又以点评红楼梦开始了他的第二春。与其说是对他的关注,到不如说是草根与学术权威之间的对话与冲突。

  热门事件:红学二次走红

  2006年红学,这个20世纪上半叶成为显学的红楼梦,在沉寂几十年后开始了她的二次走红。遭遇了“刘心武事件”的红学热,让养在深闺的“红学”,不期然间承载了一场包罗万象的公众狂欢。

  漩涡中主角:刘心武

  2006年作家刘心武在央视《百家讲坛》解密《红楼梦》,引起了全国山河一片“红”的红学热潮。刘心武自然成为这场争论的焦点,他说:“我觉得我为民间红学拱开了一道藩篱,为平民红学研究群体出了口闷气。”

  关键词:草根

  当一件事情或一个学术成为全民皆兵的事情就一定开始走向庸俗化的层面上。有人说这是草根阶层的参与,是草根的胜利,甚至说是体现平民的权利,这完全是浅薄之言,是对学术的不尊重,可以说是无知。无知是你的权利,但不是你的资本,更不是你的炫耀理由。

  声音:

  “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一些人致力于建构具有学科性质的红学,另一些人则倾向于把阅读、诠解《红楼梦》当成一种大众文化消费。”——陈维昭

  “百家争鸣是必须在一种学术规则之下的,你不能胡说八道。”——胡文彬

  批判:

  ◆学者吴祚来在《从刘心武包二奶看知识分子的堕落》中,批评刘心武把红学变成包二奶一样病态的精神寄托方式。

  ◆红学家蔡义江将刘心武的研究称为新索隐派。“之所以这样区别,是因为老索隐派所认定的影射对象还确有其人其事,而新索隐派连影射的对象也是虚妄的。”

  ◆红楼梦研究会孙玉明秘书长认为刘心武陷入五大误区:“想当然尔”、“生造”、治学不严、历史常识、不顾人之常情。

  ◆天津师范大学红学所所长赵建忠认为刘心武有点什么“新”看法就全盘端出……不加考辨任意弃取,当最后结论匆匆使用。

  链接

  红学论争史

  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红学,至少在乾隆18年(1753年)就开始了其历史,至今已200余年。通常,红学家们以五四运动为界线,五四以后称为“新红学”,五四以前称为“旧红学”。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