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哪些书不该被遗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13:30 青年时讯

  散文书:

  《哥伦比亚的倒影》

  木心的走红多少让人有些莫名其妙。从《哥伦比亚的倒影》到《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西班牙三棵树》、《即兴判断》的推出,大有不理世事评说的意思。2006年,从追捧木心的声音可以看到陈丹青、何立伟、阿城、陈村等热衷谈论的人物。他的小众性可见一斑。即使经过出版界和几位文坛大腕极力推荐,许多读者看完后却有极大隔膜感,体会不到大家们所说的好。恐怕“连接汉语文化传统与五四传统的写作者”的标签,并不容易讨好读者。

  作家书:《莲花》、《兄弟》(下)、《新结婚时代》、《我的丁一之旅》、《笨花》、《碧奴》

  2006年,作家们纷纷推出自己的作品。从年初莫言的《生死疲劳》、铁凝的《笨花》、史铁生的《我的丁一之旅》先发制人,而后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安妮宝贝的《莲花》、余华的《兄弟》(下)、苏童的《碧奴》、海岩的《五星饭店》、王蒙的自传《半生为人》、王海鸰的《新结婚时代》接踵而至。

  但市场只对《莲花》、《兄弟》(下)和《新结婚时代》等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买账。而其他的名家作品并没有引发多少效果。单从书籍销售来看,作家的名气与售书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同时需要看到的是,即使余华的《兄弟》热卖,但此后的评论却是骂声一片,关于余华是否江郎才尽的质疑不绝于耳。王海鸰的《新结婚时代》已被改编成电视剧,随后,原著又被掀起一阵热卖。尽管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与他的第一部长篇《务虚笔记》隔了10年的时间,作品风格上并无变化。以《我》一书的内容来看,把它称为小说其实牵强。整个故事按一场一场的辩论、故事与故事的对接谋篇布局,贯串了史铁生一向通过故事探索人生终极问题的写作风格,这使得《我》更像一本哲学或心理学读本。

  《笨花》号称是铁凝的转型之作,冀中平原风土人情的描摹,夹杂着大量的历史细节。长达六年的写作时间,铁凝付出极大心血。

  苏童根据民间神话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写成了《碧奴》。对于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苏童加入了自己的想象与理解。比如说:碧奴为了生存而练就的9种哭法。但与出版社的宣传力度相比,该书并未有与之相匹配的评价和销售业绩。

  电视书:

  《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

  易中天的《品三国》是强势媒体打造的神话,由此引发的“造星运动”持续不断,由他引领的大众历史读物也继续火暴。阎崇年的《明亡清兴十六年》、北师大于丹教授的《于丹<论语>心得》、武汉大学赵林教授的《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以及马瑞芳的《马瑞芳揭秘〈聊斋志异〉》等等都相继问世。

  这些作品为市场认可,仅《品三国》至2006年10月为止,就印刷了8次,印数更是达到了130万册。这些数字足让许多学人羡慕。原本《三国演义》中围绕在“忠”、“义”、“权”、“谋”等伦理观念和政治权术的重点在易中天的版本里全部都为“人性”、“制度”、“法治”、“民主”等话题替代。与当下的紧密联系,难怪现代的老百姓纷纷掏钱捧场。但学界对于这样一本大众化的通俗读物显然并不买账,对于其中的硬伤,易中天倒也承认。

  相比之下,于丹显然更有自知之明,在她的《于丹<论语>心得》的“代后记”中,她写道:“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作《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尽管评论界对这本书中的不足一一拿出说事儿,但于丹不过是将“肤浅”、“简单”的评论做了自己风格的注脚而已。对于一切浅显易懂又能说明大道理的作品,能拉住的是大众的口味。相对于那些枯燥、艰涩的学术著作而言,易中天、于丹的作品自然更有亲和力。

  博客书:《老徐的博客》、《潘石屹的博客》、《不许联想》、《勃客郑渊洁》

  2006年初,徐静蕾的“博客书”《老徐的博客》率先登场,地产大亨潘石屹的《潘石屹的博客》、名记王小峰的《不许联想》、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勃客郑渊洁》接连亮相。名人写博,再辑博文出书在2006年俨然成为一股潮流。不过,原本以为名人效应可以作为书的销售基础,可市场对这类书的反应出奇冷淡。预期过高的博客书有的甚至只有几万册的销量。话说回来,把博客的文章重新包装后再次售卖,多少使得2006年博客书的形式大于内容。对于广大读者而言,愿意花银子再看一遍博客内容的读者还是少数。

  经济书:《世界是平的》、《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长尾理论》、《魔鬼经济学》

  如果你说你不知道有这本书——《世界是平的》,别人一定会笑话你的落伍。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世界是平的》已经快成为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口头禅。回到书本身,作为一本以重商主义为核心价值判断,简易语言、勾画了一片光明未来的书,无疑,它迎合了中国新兴商业阶层的口味。

  《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是一本有意思的关于生活中小事情的经济书。内容并不枯燥无趣,但是很多读者并不满意中文版的翻译质量。

  作为亚马逊书榜经管类的第一名,《长尾理论》在中国热卖的意义在于,它帮助我们看清楚商业世界的未来。

  《魔鬼经济学》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经济学故事集,它的每一个章节都能让人眼前一亮。对于那些不习惯阅读枯燥、乏味的经济学著作的读者来说,《魔鬼经济学》也许是一本能开启他们兴趣之门的钥匙。

  传记书

  《八十年代访谈录》、《伶人往事》

  以销售量为坐标的市场上,一本并非通俗到人们随时翻看即可明白的访谈录的成功着实令人费解。《八十年代访谈录》一推出,便连续三周位列三联书店“三联版图书销售排行榜”首席。在北京的“万圣书店”上架以来,也日日居于销售排行榜首位。网络上,它也是被网友推选的“下周最有深度的书”。不禁要问:《八十年代访谈录》的成功到底是缘于人们对那个年代匮乏想象的急需总结?还是因为书中深刻的批判与反省的主题让人不由得侧目?

  于是,有人说《访谈录》的畅销是这个时代软弱的表现,而软弱导致的是想象力的枯萎与观念上的保守。也有人认为,《访谈录》是那个年代的精英们自我伤感的沉痛,而这种“沉痛”是当下最好的一剂强心针。

  软弱也好,沉痛也罢,书终究是受到了欢迎。不过,查建英本人倒是担心,“害怕这本书被架到一个令人尴尬的高位上,弄得面目可憎起来”。可是很不幸,这回她说对了。

  如果说《八十年代访谈录》是不同人对一个时代不同感受的记录与见证,那么章诒和的《伶人往事》则是一个人对一个群体的书写。把自己融入其中,描绘她所处的时代、遇见的人,经历的事。章诒和以她个人所有的文化关怀,沉痛于京剧艺术的沦落、老艺术家的苦难,以及我们固有文化的沦落。

  在2006年岁末的各大图书榜单上,关于时代记忆的书《八十年代访谈录》与《伶人往事》同时榜上有名。

  海外小说:《追风筝的人》、《我的名字叫红》、《芒果街上的小屋》、《帷幕》

  《追风筝的人》和《我的名字叫红》一上市就异常火暴。《追风筝的人》在前期未做任何宣传、低调上市,依然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我的名字叫红》是出版社2006年意外的收获。

  这本书之前在台湾出版,加之作者曾经访问过台湾,使得台湾读书界对该书追捧。大陆的出版界引进该书时,并没有想到此后,该书的作者奥尔罕·帕慕克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此后,《我的名字叫红》倚仗作者帕慕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名分,横扫书市。

  美国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诗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语言优美纯净,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在写作中追求现实和精神家园的故事,读来颇让人凭空生出淡淡的哀愁。

  继《达·芬奇密码》之后,丹·布朗的又一部悬疑小说《骗局》在2006年也掀起了一阵阅读热潮。

  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帷幕》,在中国并没有如他此前被引进的作品一般受到追捧。

  管理书

  《与达尔文商榷》、《管理的实践》

  《与达尔文商榷》是一部极具开创性的创新思想的图书,该书的作者是被美国《商业周刊》封为“硅谷主流策略大师”的杰弗里·摩尔。他通过100多个案例,告诉我们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企业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来创新,从而实现与众不同的差异化目标。作为管理类的书籍,这是一本不该被忽视的书。

  《管理的实践》提供了观念、原则和工具,是一套极具系统化的管理知识。

  本书问世后,不仅在美国一炮而红,而且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彼得·德鲁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断力,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由于德鲁克于2005年去世,他的一系列管理学著作于次年纷纷在中国问世。

  其中,《管理的实践》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目前,该书也是当当管理类书籍销售榜的第四名。

  链接

  2006年被忽略的书

  《贝克特选集》(五卷),[法]塞缪尔·贝克特。2006年是贝克特诞辰100周年。作为纪念,他的中文版全集终于迟迟来到中国。集子的印数不多,5000册。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赵鼎新。作为清华大学社会学讲义之一,难免会为人忽略。2001年,作者的专著《天安门的力量》被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得众多奖励。如今这本册子的出版,将他的思想背景与理论框架完整地呈现给国内大学生。这是学界的幸事。

  《近代文学批评史》(卷七),[美]雷纳·韦勒克。这套书的第七卷终于出版!对于韦勒克倾注了40年的精力写成的这套书,中文版的出版却用了20年。对于所有中文系科班出生的学生、老师而言,韦勒克的《批评史》实在是案头必备。可它的印数少的惊人,2600册。

  《吴宓日记续篇(1949-1974)》,吴宓。这是一套内部发行的书。作为了解一位知识分子完整命运的资料,这套书的学术价值以及历史价值都很高。而吴宓所有独特的眼光,使得他的日记也成为“大时代里一部私人的信史”。有人的读后感只用吴宓曾写下过的一句话概括道:“终信文章胜兵甲”。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