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江苏十大新闻、十大经济新闻揭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16:52 扬子晚报

  今天上午,2006年江苏省十大新闻、十大经济新闻发布会在新华大厦举行,本次公布由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联合评选。这也是江苏省第四届评选年度十大新闻和年度十大经济新闻。

  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志军等领导到场参加了会议。孙志军部长点击多媒体发布键,“2006年江苏省十大新闻、十大经济新闻”正式公布。

  2006年江苏省十大新闻

  1、中共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江苏省委,提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奋斗目标。

  11月8日至12日,中共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南京举行。本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江苏省委,提出今后5年“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李源潮同志代表省委所作的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全面小康,就是按照预定的时序进度到2010年左右以省为单位实现江苏全面小康建设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基本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的新江苏,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充满活力、和谐安宁的新江苏,是全省人民能感到幸福,引以自豪和令人向往的新江苏。

  2.江苏省人大一致通过《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明确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1月,江苏省第十一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一致通过《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明确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条主线,提出了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四个优先”的发展方针。《纲要》结合江苏20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提出了7个方面的主要目标和26个量化指标。

  3、江苏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首次突破2万亿元;4个县市荣获国家生态市称号,占全国三分之二;环保城市、卫生城市数列全国第一;扬州市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江苏已形成全国最大的环保城市群。

  2006年,江苏经济发展“成绩单”显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均GDP预计达到3500美元,财政收入预计达3800亿元。江苏经济发展呈现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喜人转变态势,苏南“四小龙”张家港、常熟、昆山、江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首批生态市称号,占全国首批6个生态市的2/3,这4个市全部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市”前10位;扬州市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江苏已拥有17个全国环保城市,占全国总数1/5,名列第一。

  4、江苏城乡统筹、和谐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富民和惠民政策结出硕果: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连续三年以两位数增长,增幅预计达10%;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06年,省委省政府加快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步伐,出台一批惠及城乡千家万户的好政策:全省免除706.5万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教育学杂费;实施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并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并完善城乡特困群众的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800元,创历史新高,增幅达10%;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5.江苏省提出并部署实施以新一轮五件实事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

  我省对“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作出战略性规划。要求全面贯彻中央精神,紧密结合江苏实际,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探索有江苏特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道路。“十一五”期间,要从农民要求最紧迫、受益最直接而目前又能做的实事做起,扎实抓好以新一轮五件实事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500万农民转移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城乡规划全覆盖;乡村道路通达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文化体育工程;农村保障工程;“千村万户帮扶”工程。

  6.苏北工业化进入加速期。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首次超过苏南。

  没有苏北的振兴,就没有全省的率先。省委省政府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一系列务实的政策举措拉动苏北经济发展,苏北进入工业化加速期。2006年苏北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到帐注册外资、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首次超过苏中、苏南。

  7、江苏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落成了以南京图书馆新馆、苏州博物馆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建设重点工程,涌现了以《169——桃花扇》等为代表的一批文艺精品,开展了以“送科普、送戏、送电影”为代表的一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文化惠民活动。

  江苏“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推进的步伐不断加快。年内,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担纲设计的苏州博物馆隆重开馆,南京图书馆新馆落成,省美术馆新馆开工;精品剧目《1699--桃花扇》参加三大国际艺术节获得巨大成功,《西施归越》等一批文艺精品社会反响热烈。在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重要进展,“送科普、送戏、送电影”及“农家书香”活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8、昆山市成为江苏“全面达小康”的先行样板。以昆山为代表,包括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江阴在内的苏南6个市宣布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指标。

  昆山率先达到江苏省全面小康社会指标,成为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缩影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样板。1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开展“学习昆山经验,推进两个率先”活动。中央和省级媒体集中宣传昆山经验。年初,以昆山为代表,包括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江阴在内的苏南6个市均宣布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指标。

  9.在大力提倡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的进程中,全省涌现出吴仁宝、丁晓兵、如皋“爱心邮路”先进集体、南瑞继保、施正荣、刘应启等一批重大先进典型,其中吴仁宝、丁晓兵、昆山经验、如皋“爱心邮路”、刘应启被列为全国重大典型。

  4月19日至2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全省以南瑞继保等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产业迅速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全年产值首次超过1万亿元。8月26日,江苏省委下发《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深入开展“乡村学华西、农村干部学吴仁宝”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要求农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双学”活动,把握华西经验的精神实质,争当吴仁宝式的农村领头人。2006年,省委在华西共举办40期镇村党组织书记学习培训班,全省2万名镇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培训。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武警无锡某团政委丁晓兵“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江苏省委号召全省人民特别是党员干部学习丁晓兵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贡献。

  10.南通市以创新模式成功承办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

  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10月15日到22日在南通举行,这是我省规模最大、项目最全、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运动会,代表了江苏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本届省运会是江苏体育史上首次采用申办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主办城市的省运会;本届省运会主场馆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民营资本首次大规模投入建设;为本届省运会而建的南通3万人体育场是我国第一个采取活动式屋顶的大型体育场,其开闭顶所开启面积堪称全国第一。

  2006年江苏省十大经济新闻

   1.江苏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首次突破2万亿元;4个县市荣获国家生态市称号,占全国三分之二;环保城市、卫生城市数列全国第一;扬州市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江苏已形成全国最大的1.江苏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首次突破2万亿元;4个县市荣获国家生态市称号,占全国三分之二;环保城市、卫生城市数列全国第一;扬州市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江苏已形成全国最大的环保城市群。

  2006年,江苏经济发展“成绩单”显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计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均GDP预计达到3500美元,财政收入预计达3800亿元。江苏经济发展呈现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喜人转变态势,苏南“四小龙”张家港、常熟、昆山、江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首批生态市称号,占全国首批6个生态市的2/3,这4个市全部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市”前10位;扬州市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江苏已拥有17个全国环保城市,占全国总数1/5,名列第一。

  2.苏北工业化进入加速期,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首次超过苏南

  省委、省政府务实的政策举措拉动苏北迎来历史性转折,2006年苏北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首次超过苏中、苏南,苏北进入工业化加速期。

  2006年1—11月,苏北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47.2亿元,增长21.2%,比苏南高0.2个百分点。苏北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411.27亿元,增长31.6%,比苏南高1.3个百分点。苏北新批协议注册外资同比增长53.2%,分别比苏南和全省平均水平高16.3个和5.4个百分点;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同比增长76.24%,分别比苏南及全省平均水平高38.8个和33个百分点。

  3.江苏现代农业第一工程——高效农业规模化成燎原之势

  2006年,省委、省政府将高效农业规模化列为江苏社会主义新农业建设十大工程之首和现代农业的第一工程,该工程已在全省形成燎原之势。无锡高效农业模式探索、苏州外向型农业、常州现代畜牧业、镇江丘陵山区开发、南京观光农业、南通项目农业、徐州冬季农业开发、泰州农产品加工区建设、扬州打造“江苏寿光”、盐城沿海农业产业、连云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淮安设施蔬菜、宿迁生态农业,都取得重大进展,全省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00万亩,高效农业面积突破1500万亩,比重达20%。

  4.江苏开放型经济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

  2006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60亿美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全国引进外资每4美元就有1美元花落江苏,世界500强在江苏的投资兴办企业已经达到685家;境外投资突破3亿美元。政府职能在WTO规则的框架下奋力转轨;从单向开放变成法律制度下的全面开放,从被动开放变为主动开放,从政策优惠开放变为按规则运作的开放。

  10月10日,我国投资最大的微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海力士—意法半导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在无锡竣工投产,总投资20亿美元,其芯片产量目前国内最大。

  5.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高速公路联网

  2006年11月、12月,随着沿海高速、盐徐高速、宁连高速公路相继全线通车,标志着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市与市高速公路的联网。

  高速公路累计通车里程3355公里,密度保持全国省区第一,工程质量全国领先。

  6.淮河入海水道通过竣工验收

  10月21日,万众瞩目的淮河入海水道工程顺利通过了水利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持的竣工验收。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公里,总投资41.17亿元。该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防洪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可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7.苏南苏北合作进入新阶段,共建10个省级开发区项目启动

  苏南苏北合作共建省级开发园区是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南北挂钩、促进苏南苏北共同发展战略,帮助苏北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南北共建开发园区借鉴我国与新加坡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的模式,在苏北10个现有省级开发区内,单独划出一块土地,由苏南苏北的开发区合作共建。2006年12月11日,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的建设拉开序幕,这标志着苏南苏北合作共建10个省级开发区的项目启动。此外,苏南苏北各对口县(市、区)也加紧动作,分别建立了张家港(宿豫)工业园、昆山(沭阳)工业园、常熟(泗洪)工业园、吴江(泗阳)工业园、吴中区(宿城区)工业区。

  8.江苏港口总泊位和总吞吐能力居全国第一

  2006年12月,江苏南通港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沿海第十个亿吨大港,也是继南京、苏州之后的江苏第三个亿吨大港;与此同时,江苏连云港完成年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实现了连续六年千万吨大跨越;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港年集装箱运输量达到60万标准箱;大丰港一类口岸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江苏港口建设全面提速,2006年江苏水运工程投资100亿元,是“十五”投资的总和,港口新增万吨级泊位38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7700万吨,集装箱达到420万标箱,增速全国第一,江苏港口总泊位和总吞吐能力位居全国第一,江苏正在向现代化港口强省迈进。

  9.苏果超市网点突破150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80亿元

  2006年7月17日,我省规模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苏果超市迎来了十周年华诞。历经十年发展,苏果超市从创业时的28万元固定资产、82万元资金、10名员工、6家店铺,发展成为资产总额24亿元,员工5万多人,网点总数突破1500家,覆盖苏、皖、鲁、豫、鄂、冀等六个省份,年销售收入超过180亿元,连续几年位居中国连锁超市企业前列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苏果超市的发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温家宝总理曾三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亲自视察过苏果超市清凉门社区店。

  10.江苏保险费收入突破500亿元大关,持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

  2006年12月底,江苏保险费收入突破500亿元大关,成为全国唯一保费收入超500亿元省份。全省每年以百亿元速度递增,已持续4年位居全国之首。江苏保险业紧紧围绕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