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七百万“零花钱”发给老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04:17 浙江日报

  今天上午,本报民情直通车驶进杭州余杭区运河镇螺狮桥村,开展“关爱老年人,和谐新余杭”服务活动,并向全区60岁以上、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老人发放每年600元以上生活补助金。一时间,运河两岸沸腾了,四村八乡200多名老人喜气洋洋地穿上新衣赶到这里,活动现场比赶集还热闹。

  余杭区委书记何关新说:“善待老人,优待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区里决定推出《优待老年人规定》,从今年开始,区里每年拿出3700万元以上的财政经费,为全区老人发‘零花钱’,目的是为了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介好的日子,

  做梦也想不到!”

  鼓乐声中,身披志愿者红绸的农村青年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人进场,成为活动启幕前温馨的一幕。

  “昨天村里通知我,我还不太相信,今天拿到存折,彻底相信了。”72岁的唐子芳笑呵呵地举着刚发到手的存折,对记者说:“以后,我要吃一点补药,让寿命长一些,多享受一些政府给的零花钱!”

  唐子芳是螺狮桥村的养鱼能手。但年纪大了,养鱼这个起早摸黑的活,他干不动了。家里虽然有儿有女,日子过得也不宽裕,手头没有零花钱,平时连水果糖也买不起。因此,唐子芳最怕过年。现在,政府发给他50元钱,他说:“尽管钱不多,但我在小辈面前腰板硬了!”

  据余杭区代区长姜军介绍,今天,全区组织60多名干部在16个乡镇、街道同时向12万多名城乡老年人发放补助金。有的老人没到现场,还要进村到户把钱直接送到老人手里,做到一个不漏。

  我们离开热闹的活动现场,跟着区领导带着油、米等慰问品,赶到运河镇老人乐园、亭趾社区看望老人。进了双桥村70多岁的老农民季洪高家,躺在床上的老季接着政府发的零花钱,激动地说:“介好的日子,做梦也想不到!”

  这些零花钱,老人怎么花?

  按规定,83岁的徐阿根每月能领100元钱。今天中午,他兴奋地拿着存折,到镇里的银行取钱,并径直来到运河边老茶馆,叫了一声:“老板娘,上一壶上好的龙井!”

  作为唐公村最老的茶客,阿根喜欢泡茶馆。阿根大伯对记者说,有了政府发的零花钱,能上茶馆喝茶了。

  同村的尤元林今年77岁,年轻时也有“三好”:好酒、好烟、好茶,后来年纪大了没钱,都戒了。他说,以前,村里人一上岁数,生活质量就差了。有的人原先每天早上要到镇上买个面包、配碗豆浆当早餐,但老了没了钱,想也别想了。现在,政府给我们发钱,又能喝点小酒,他越想越开心,今天买来一斤黄酒、两碟花生米,邀上3位同村老友,在家里喝开了。

  政府发的零花钱怎么花?兴旺村74岁的冯林仙有自己的打算。她说,这些年,她在两个儿子家吃“轮头饭”,尽管过年儿子也要给700元,但都让她给孙辈付“压岁钱”了,自己没用一分钱。她说,这次政府给的钱,可以理直气壮留下自己用。她打算买身新衣服穿。

  政府的举措,对子女有触动

  老年人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尊重。然而,农村确实存在一些子女不孝不敬的现象。余杭区给老年人发的零花钱虽不多,但对于没享受社保的城乡老年人来说,意义不小。

  昨天晚上,81岁的蔡建发的儿子听说政府要在村里搞活动,给老人发零花钱,心里很有压力。他回到螺狮桥村对父亲说:“现在,村里青年人在议论,政府这么有孝心,作为小辈的我们,更要有孝心。以后,我保证每年给你与政府一样多的零花钱。”

  唐公村75岁的徐志林,家境比较困难。子女都在企业打工,还让他每天帮助接孙子。老人靠种冬瓜、茄子,拿到镇上换几个钱。这次,小孙子听说政府孝敬老人,还给爷爷发零花钱,好像一下子懂事了,早上进学校时说:“爷爷,政府给你的零花钱,你自己用吧。我长大后,要赚很多很多钱,来孝敬爷爷。”

  (本报杭州1月18日讯)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