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江苏好人感动了大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06:46 扬子晚报

  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明星”人物,他就是江苏打工青年祝瑞伍。因为乐于助人,祝瑞伍赢得了一个爱人,但10年后又失去了她;还是因为乐于助人,他又一次找到了真爱,并且感动了大连人民。1月17日晚,江苏教育电视台《新闻故事》讲述了祝瑞伍的故事。

  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在他心里埋下了助人的种子

  1966年8月,祝瑞伍出生在靖江市新桥村的一个普通农家。1981年冬天,初中刚毕业的祝瑞伍听说有很多家乡人在大连创业,便也想去试试,父亲给了他30块钱,把他送上了打工之路。

  到了大连,祝瑞伍满兜里只剩下3块钱。下车后,又累又饿的祝瑞伍跑到一家小饭店里想要口水喝。老板娘看出了小伙子的困难,不仅给他水,还特地煮了一碗面条给他,吃完以后,祝瑞伍想付钱,老板娘却说什么也不收。这碗面条,成了祝瑞伍记忆中最可口也是最难忘的美味佳肴。

  在大连,有好多来自靖江的年轻人从事服装裁剪,很快,祝瑞伍联系上了他们,学会了制作服装的手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站稳脚跟之后,祝瑞伍一直没有忘记那个曾经帮助过他的好心人,他多次到原来的地方去打听,但小饭店早已拆迁,他没有找到那位老板娘,可是他永远记住了那碗热乎乎的面条。“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今后要回报社会。”他说。

  一次爱心帮助,他得到了一段维持了10年的爱情

  1987年12月,祝瑞伍将做好的一件衣服送到一个居民家里,进门后他突然发现一个面黄肌瘦的女孩蜷缩在炕上,正发着高烧。一打听才知道,女孩名叫杜敏,因为穷,家里已拿不出钱给她看病了。

  祝瑞伍决定帮助杜敏渡过难关。他把她送进了医院,经检查,杜敏患的是肺结核。本以为这时杜敏的家人会来照看她,但祝瑞伍发现,家人对杜敏治病并不热心。祝瑞伍想,帮人帮到底,一定要把杜敏的病治好。

  半年后,杜敏的病治好了,而祝瑞伍也把自己几年来打工的积蓄都花光了。出院后,杜敏开始跟着祝瑞伍学习服装裁剪。半年多的朝夕相处,杜敏对祝瑞伍有了更多的了解,她渐渐从心底里接纳了这个在危难时刻帮助她的外乡人。1990年冬天,不顾家人的反对,两人走到了一起。

  尽管日子过得艰难,只要有人求助,祝瑞伍总是慷慨解囊,有人生病,他会把药送上门去,有人故意以各种困难为借口来向他借钱,还有人甚至到他家里免费吃住,祝瑞伍都毫无怨言。1999年3月的一天,小区的一位邻居找到了祝瑞伍,说孩子的学费没有凑齐,祝瑞伍二话没说从家里拿了500元钱给他。可他后来偶然发现,这个邻居正在一家小饭店里与一帮人猜拳行令,一打听,他拿了自己的钱不是交学费,而是请客的。祝瑞伍当时非常气愤,他做服装,嵌一条裤脚边才3元钱,除去成本,他一针一线地加工200多条裤子才能赚到500元钱!

  虽然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祝瑞伍在以后的日子里还是尽力资助别人。可久而久之,杜敏再也不能忍受丈夫的那股傻劲了。眼看着别人盖了新房、买了车子,而自家的日子却始终紧巴巴的,杜敏感到特别委屈,向祝瑞伍提出分手。最终在结婚10周年纪念日那天,他们平静地分开了。

  一个“义工之家”,赢得了大连人民的尊敬

  因为做好事,讨到了老婆,又因为做好事,气走了老婆。祝瑞伍的故事一时间成为大连人谈论最多的话题。但婚姻的失败并没有让祝瑞伍好好“记取教训”,他依然有难就帮。

  出人意料的是,一些女孩从媒体上得知祝瑞伍的情况后,纷纷来电来信表示要和他交朋友,其中有一个姑娘叫金淑娥。她以帮助祝瑞伍的服装生意为借口,暗中观察祝瑞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经过相处,两颗心靠近了,并在2001年11月正式结合。金淑娥说,跟着祝瑞伍过日子,也许不会大富大贵,但是心里很踏实。

  两个人的生活开始后,祝瑞伍依旧经常关心、帮助一些毫不相干的人。2002年10月,大连市慈善总会成立义工分会,祝瑞伍第一个报名参加,金淑娥随后也加入义工队伍,4岁的女儿祝婧文后来还成为大连市年龄最小的义工,他们家成了名副其实的“义工之家”。

  去年11月11日,细心的人们发现,祝家门外竖起了“慈善之家”的招牌,上面还将自家的电话公布出来,设立了全市第一条爱心热线。热线开通后,祝瑞伍夫妇每天接到大量来电,有的还是从国外打来的,有时候深更半夜,他们家的电话铃声依然不断。通过热线,他们帮助了很多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绝望的人。

  在大连市,凡参加公益活动超过50小时的义工,将获得一颗星,超过200小时的获得两颗星,超过1200小时的获得4颗星,3000小时以上的,将获得最高荣誉5颗星。目前,祝瑞伍已经是大连市的4星级义工。去年,他还被大连市评为慈善之星。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祝瑞伍对此体会最深。他说,当你面对上不起学的孩子渴望的眼神时,当你面对老弱病残无家可归蹒跚的身影时,哪怕是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会让他们感动终身,而这种助人的快乐是无可替代的。

  本报通讯员邱炳东本报记者任松筠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