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送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06:47 大洋网-广州日报

  

岭南送暖
1月12日,李长春在徐闻县南山镇灵山宫国家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察看香蕉种植情况。南国的冬天总是暖意盎然,好像春天已早早来到。

  1月11日至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带着深切的牵挂考察广东,对正在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广东给予亲切指导、寄予殷切期望。

  他勉励广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在全国前列。

  雷州半岛治旱、石灰岩地区蓄水,让“老书记”喜上眉梢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和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的陪同下,李长春首先来到雷州半岛。这片红土地,“十年九旱,赤地千里”,曾倾注李长春大量心血。1998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的李长春提出了“扩库硬渠上井群,改善生态调结构”的思路,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改水治旱大会战。此后几年,李长春又四到湛江视察指导,有力地推进了改水治旱工程。

  1月12日,李长春来到徐闻县南山镇灵山宫国家节水农业示范基地。放眼望去,只见2万多亩绿色田野上,种满了香蕉、辣椒和甜玉米,生机勃勃。

  他问当地“香蕉大王”李大谋:“改水之前,种什么?每亩收入多少?”

  “1998年前,这里只能种木薯、甘蔗等耐旱低效的农作物,每亩收入只有几百元钱。”李大谋回答。

  “现在呢?”

  “现在有了水,种辣椒,每亩收入七八千元;种香蕉更好,每亩净收入近万元!”李大谋禁不住满脸的喜悦。

  面对这位老朋友,李长春风趣地说:“那个时候见你,你的衣服很旧,现在全身都换名牌了!”

  村民许佑曾代表全体村民写信给李长春,向党和政府表示感谢。现在当面见了“李书记”更是激动不已,“原来村里都是泥砖房,近几年就盖了120多幢小洋房,真是感谢党中央。”

  许佑说的是心里话。没有改水之前,这里被称为“火烧坡”,赤土一片。如今雷州半岛打机井18000多个,淋灌、喷灌、滴灌的水管、水龙头布满田间地头。有了水,过去的“火烧坡”变为绿色的海洋,一片片果园硕果累累,一垄垄菜地郁郁葱葱,一幢幢别墅拔地而起……车子行驶在325国道上,满眼都是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李长春感慨地说:“雷州半岛换了人间啊!”

  1月14日,李长春又翻山越岭,来到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的下西山村。这里属于石灰岩地区,常常“只见头上下大雨,不见脚下有水流,人畜食水贵如油”。1998年春,李长春一到广东上任,就来到韶关石灰岩山区,探寻当地脱贫之路。在李长春的倡导下,广东在石灰岩地区大力建造蓄水池,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难”。

  听说“李书记”要回来看看,村民们非常激动。52岁的许际滔甚至晚上都睡不着。2002年8月,李长春到村子里视察时,就是由他带路。说是带路,其实没有路,连进村的路都是临时铺的一条便道。当时,家家户户都住破旧的泥砖房,壮劳力每天都得到处找水挑水,想打工也出不去。

  如今村道变成水泥路,24户已有19户盖起了混合结构新房。李长春看了很高兴,问了一连串问题:日子好过点没有?蓄水池起作用没有?沼气用上了没有?

  村民们争先恐后地汇报这些年的变化:全村种植黄烟148亩,人均种烟1.25亩,劳务输出38人,人均纯收入2788元,比2001年增加了705元。现在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吃上了干净水。(下转A7版)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