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公路春运不涨价更需决策透明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08:43 南方网

  继铁路春运不涨价之后,回家过年的人们又值得高兴了:据报道,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2007年春运期间公路运输票价也不再上浮。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尤其对于农民工等低收入人群来说,它不仅减轻了他们的过节负担,而且让他们在心理上感觉到被关怀的温暖。在我得知这个消息之前,就听妻子说,打扫卫生的女工告诉她,汽车也不涨价了。当时我觉得这大概是她的是误听或者幻想。现在看来,这些消息对于他们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简直忍不住要奔走相告,所以他们会比媒体还先知道。

  有多重要呢?就我所知,多少年来,无数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打工者,忍受极为不堪的工作条件,含辛茹苦一年之后,积攒下来的钱,仅仅够过一个春节。而这些钱中的大部分,都花在了路费上。春节一过,一切又从零开始。我一直不太明白这个事情,只好这样解释:如果他们不出去打工,连过年的钱都不会有。铁路和公路降价之后,省下来的钱,就是他们的全部积蓄了。

  即便对于那些能有更多收入的农民工来说,春运降价所省下的钱,在他们的花销和积蓄中所占的比例之高,也是城市白领难以想象的。

  在整个社会向市场化进一步深入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能够多为弱势群体考虑,维护他们的利益,主张他们的权利,关心他们的疾苦,利用行政杠杆调节贫富差距,增加他们的福利,相比较前些年所有政府部门都把创收当作第一指标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或者说是政府职能回归了本位。

  但是,就铁路和公路春运不涨价这件事来说,还不能盲目乐观。正如在火车票不涨价的消息公布之后,若干专家学者已经指出的那样,结果虽然很重要,但是达致这个结果的程序更加重要。在一个好的社会中,政府部门之所以能够关心弱势群体,不仅是因为官员心地善良,更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否则就会受到民意通过一些既定程序传送的压力。如果没有这些程序,说降就降,跟说涨就涨没什么区别,都是可怕的事情。所以有人说,不可期的行政之忧,甚于不涨价的春运之喜,经过听证之后的降价才值得高兴。

  就公路春运降价而言,决策程序就更加重要了。我没有查到到那个通知全文,不知道具体的安排,但我知道公路不像铁路这么简单,管理上层次更多,运输企业也更加分散,市场化程度也更高,它的定价体系早在十多年前就分为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模式。在燃油价格变化的过程中,各地交通部门和物价部门又多次放手,扩大运输企业自由调节价格的自主权。

  这些东西也不是不能变化,但是它会牵涉更多方面的利益,需要一个复杂的谈判过程。从事公路运输的,不仅有国有企业,还有民营企业,还有个体户。一个个体户贷款买一辆客车,是基于以前的定价政策和市场行情进行了估算,而春运是他这一年收入中最大的来源。也许这些企业和个人在春运期间都赚了不正当的暴利,但是认定暴利并予以剥夺或纠正,是否需要一个程序性的决策机制?

  公路今年春运不涨价,是在铁路宣布不涨价之后才开始筹划的呢,还是早就有了这个打算?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在16日表示,赞成公路和水路在春运期间不涨价,希望有关交通部门主动地与物价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结果,只用了两天时间,不涨价的结果就沟通出来了。如此高效的决策机制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交通部门属于公用事业,那么价格调整就应该召开利益相关各方(不只是交通部门和物价部门)的听证会;如果公路运输行业已经市场化,那么政府一刀切就显得干预太多。虽然我也认为春运期间暴利问题严重,但更不希望政府部门把春运不涨价搞成形象工程。有人可能认为,这种形象工程对老百姓有利,不是很好吗?未必如此。如果对市场造成伤害,最终对老百姓没有好处。二十年前春运票价就没有这么贵,但出行也没这么方便。

  铁路和公路春运不涨价,是今年民生的一件大事。在多年的怨声载道之后,不涨价终于变成了现实。它对于别的事情具有很强的借鉴和示范意义,因此公众知道得越多越好,这样以后大家就知道该怎样去争自己的权益了。所以,我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公开其决策过程。 (编辑:付刚)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