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给妈妈洗脚”成新闻说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08:46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如果要问“这个世界什么爱最伟大?”绝大多数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母爱最伟大”。是因为这沉甸甸的“母爱”二字,承载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这也体现出的是一种曾经被人们十分推崇的“孝文化”。

  古代关于“孝文化”的典章故事和精辟论述,教化着一代又一代人“以孝为衷,寻善为美”,在心怀孝义、力行孝举中维系家庭和睦。“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对“孝”的内涵和境界的概说。还有古代那听起来引人入胜、读起来朗朗上口、想起来心潮涌动的《二十四孝》,更不知让多少人所铭记。专家有言: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孝道作为儒学思想之一,不断适应着时代发展,成为国人稳定家庭、凝聚和谐、传承文化的重要心理机制。

  然而,如今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人知道“王祥卧冰”、“丁兰刻木”、“吴猛恣蚊”等等关于“孝心”的故事呢?年前,有位小学语文教师别出心裁地出了道作文题,要求孩子们回家后给妈妈洗一次脚,然后写出真实感受。这本是一道作文题而已,没想到当时在社会在校园乃至好多家庭中产生了轰动效应。一时间“给妈妈洗脚”的评论,报纸连篇累牍,网上帖子如飞,可谓“一题激起千重浪”。如此“热点”的背后,也许说明如今我们的社会在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正如拖欠民工工资、结婚不体检也曾成为热点一样。细想想,”给妈妈洗脚“之热,不就从另外一个方面折射出社会对于孝敬之心、感恩之心、友善之心的呼唤和期盼吗?

  据报载,一位农村母亲30多岁丧夫守寡,后半生含辛茹苦一人拉扯5个孩子长大成人。随着孩子们成家立业,母亲却成了“多余的人”,如同皮球一样被几个子女踢来踢去。后来,老人搭上一亩地和祖先留下的一棵楸树,才被分到小儿子家居住。老人去世前,惟一的心愿是想“背”走这副楸木棺材。几个儿子商量一番,只弄来一副廉价的杨木棺材,理由是楸木能多卖一些钱。这位母亲的遭遇让人揪心落泪……

  是的,这里我所举的仅仅是个例。既是个例,就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明当今老人们的处境。我们要说,尊老敬老还是社会的主流,也不乏令人肃然起敬的新一代“王祥”、“丁兰”和“郯子”,但是,当春暖花开的公园里偶尔出现的年轻夫妻搀扶白发老人游玩的一幕成为别样风景,当我们的年轻一代越来越热衷于西方国家的“情人节”“圣诞节”而不知“老人节”“母亲节”,当传统的《二十四孝》只有60岁以上的人能够津津乐道而许许多多享受时尚生活的人几乎说不出其中之一“孝”,当“妈妈就爱吃鱼头”的谎言难已掩盖孩子心灵的时候,谁又敢肯定“孝文化”没有被逐渐淡化和淹没?

  建设和谐社会是时代的课题。社会和谐,根本的一点是家庭和谐。而"孝心"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取代的和谐家庭粘合剂。“孝心”不是高谈阔论,她在每个人的心里,是具体体现在“给妈妈洗脚”这样普普通通的常识里。(作者:赵济潮)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