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憋着要打伊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09:15 国际在线

  作者:马晓霖

  新年伊始,美国总统布什的"伊拉克新政"引起骚动:他不但没有回应反对者的呼吁,开列美军撤离伊拉克的时间表,反而增派2万精锐部队。尽管国内部分媒体误读布什的讲话,称其"承认"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蒙受了失败,但是,在我看来,布什并没有认错,而是明确表示:如果存在错误,他本人愿意承担责任。

  布什的言行昭显一个明确的意图:他不因民主党控制两院而动摇伊拉克政策,更不因反战压力持续倒转战争车轮。相反,近期一系列看似孤立的事件连缀起来,在中东的天空拼凑出一个危险的阴影:布什可能要在中东发动另一场战争,或明确地说,布什看来憋着要对伊朗动武。

  事件一:美国在伊拉克的人马将增加到近16万。

  事件二:布什于年关前后向海湾派出第二支航母舰队,中东地区美国海军力量已经超过总兵力的1/3。

  事件三:日本油轮在海湾霍尔木兹海峡出口处与号称"战争前兆"的美国核潜艇意外相撞,暴露美军已经在这里布下深海战略打击力量。

  事件四:布什改组负责中东和南亚地区军事行动的中央战区司令部,原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威廉·法伦上将取代陆军上将阿比·扎伊德。

  事件五:美国最近关于伊朗和叙利亚卷入伊拉克内部事务的指责频率增加,调门增高,声称不会坐视不管。

  事件六:在沉寂一段时间后,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立场趋于强硬,核查的紧箍咒将再次启用。

  事件七:科威特《阿拉伯时报》称,美国将在英国首相布莱尔任期结束前于今年4月对伊朗发动攻击;部分前线阿拉伯国家已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事件八: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月初披露,布什班子于去年八月建立秘密机构,研究如何颠覆伊朗现政权。

  事件九: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以色列正草拟作战计划,打算用战术核武器摧毁伊朗核设施......

  看完这些孤立的信息,人们会看到和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的相似情景。历史是经常重演的。对于拥有压倒性军事实力的美国,不必对一个小国进行战略隐蔽,要的只是动机和时机。

  笔者一直认为,萨达姆倒台后美国10多万主力部队陈兵弹丸之国伊拉克,是为了对付当地翻不起大浪的敌对武装,更是枕戈待旦,为另一场局部战争进行战略储备。这场战争的意图,不是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惩戒性打击,而是要改朝换代。这场战争显然把目标锁定在叙利亚和伊朗,伊朗排序在先。再布什看来,对于叙伊这样铁桶般坚固的政权体制,依靠内部政变殊难完成,外部打击、地面入侵和全面占领成为必然前提。伊拉克就是一例。

  美国海湾战争以来的典型战争模式是:持续的外交、舆论战,残酷的经济封锁战,猛烈高效的空战,外加有限的地面战。此战法已经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屡屡得手,而科索沃战争仅靠舆论战和空战就达到目的。美军在伊拉克囤积大量陆军,在中东地区集结大量海空力量,其实就是想沿用老一套:利用压倒性的海空优势彻底粉碎伊朗或叙利亚的对抗力量,然后通过地面部队把反对派扶上台,建立亲美或温和政权。由海军司令统领大中东及周边地区的美军,其海空战先导、地面战跟进的意图已经不言自明。

  伊拉克战争爆发前,笔者曾概括布什作为美国总统所致力实现的三大使命:以美国政治体制改造所谓铁幕和集权国家的民主自由使命;以基督教教义为核心的西方文明改造所谓封建、保守的东方文明的宗教使命;以确保美国霸主地位进而长久主导世界和未来的历史使命。这三大使命是当代历任美国总统共同的追求,只是因时因地各有侧重。也恰恰是这种使命感促使布什不在乎在中东投入多少钱,牺牲多少人;不在乎反对派、部分民众和世界舆论的反战声音。他关心的是美国全球和长远利益,关心的是自己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伊朗和叙利亚既然被布什列为"邪恶轴心"国,非改朝换代、革心洗面不能根除布什的恶感和敌意。内贾德执政后的伊朗非但没有"改弦更张",反而愈加强硬且日益接近核武器,布什当然更加焦虑,更有了动武的现实冲动和长远考量。

  美国的民主之风在中东吹过一阵后,激进力量反而借民主之便呈四面开花和上升之势,这使得布什倾向于动手不动口:不再高谈民主而着力继续清除"激进"力量的残存病灶--伊朗和叙利亚,以求一劳永逸。

  是故,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得陇望蜀,把炮口对准伊朗就已经顺理成章,箭在弦上。问题只在如何动手,何时动手。

  来源:光明观察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