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正确评价干部的文化程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12:00 光明网
屠雨迅

  最近,某单位对干部进行民主推荐时,对未获得大学本科学历的实行一票否决,引来了不同意见。其中一位同志1978年考上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专毕业生。时任北大校长的周培源先生说过,刚恢复高考的那两届学生是“精英”,社会上也一度把他们称为“天之骄子”。该同志毕业后长期在农村、西藏和煤矿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一直坚持不懈地自学,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党建》杂志和《瞭望》周刊等数十家报刊发表数十篇论文和一百多篇文学作品,还公开出版了个人文集,并于10年前加入了作家协会,获得了高级职称。该同志认为,自己不论在知识还是能力方面已远远超过了26年前。可是单位领导却认为他的文化程度不如那些通过函授刚刚获得本科文凭的年轻人,这令他感到非常困惑。

  据说,该单位这样做的根据是中组部于2002年印发的《党政干部任用条例》。《条例》规定,担任局级领导职务“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同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在《严禁在学历文凭上弄虚作假》的通知中要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在提拔、使用干部时,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干部的学历和实际知识水平,讲学历而不唯学历,对那些刻苦自学、长期积累,确有真本事的人也要纳入视野,该重用的要重用(见《组工通讯》总1605号)。”最近,中组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区、旗)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中重申防止在干部学历上搞“一刀切”。如果在任用干部时,对政策规定的必备条件忽略不计,却在学历问题上搞“一刀切”,实行任职资格“一票否决”,显然有违党的干部政策和《公务员法》的原意。

  其实,无论是《公务员法》还是《党政干部任用条例》在提到任用干部的7项资历条件时,并没有提到“学历、文凭”,提到的只是“文化程度”。学历与文化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那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两者的内涵要相近一些,而对于一个工作时间已相当长的同志来说,两者的内涵往往会有很大不同——前者表明其若干年前受教育的经历,后者则表示其现在的实际知识水平。只有看中干部现在的实际水平而不停留在其很久以前所受的教育,才能真正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现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并没有大学本科文凭。即使在十分看重学历的高等院校,也很少在学历问题上实行一票否决,而主要看其实际水平。那种自己没有研究生学历,却成了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导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古今中外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却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也不胜枚举。

  多年来,党和国家一直倡导干部要提高真才实学,反对不择手段地追求高学历。如果我们在组织人事工作中对那些来路不明、名不副实的文凭深信不疑,却对真才实学视而不见,势必对年轻干部产生误导:使其误以为所谓加强学习就是获得更高的文凭,与此同时,那些已经具有高学历的干部也会据此误以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已经很高,不用再学习了。果如是,机关干部就很难形成学习向上的风气,干部素质也就很难真正得到提高。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