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致贫”期待破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15:24 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

  43岁的李振诚曾经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自己是第九人民医院手术室的一名大夫,妻子有着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孩子考上重点中学。而一场大病却让原本康实的家庭一贫如洗,为了治病将在台东的一处房子卖掉了,改到房价便宜的李沧区租房住。妻子为了照顾重病的他放弃工作。如今40岁的她已经很难找到工作。“一场病就可以让一个家庭一贫如洗,面目全非。”李振诚无奈地说。这几年,虽然岛城的医保制度不断完善以及惠民医疗涉及面越来越广,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什么别有病,一般人可病不起啊”,如今攒钱防病已经成了众多市民的心事。

  市民:

  家庭难抗一场大病

  “这场大病让我感触很深呀。其实,按理说,我原先的家庭在青岛也应该是属于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了。可还是经不起一场大病折腾。自己和爱人奋斗二十多年的家业就被一场病带走了。”李振诚告诉记者,他的噩梦是从2003年开始的。那一年,他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全身的血流了几乎一半,幸亏抢救及时才保住了性命。从那以后,李振诚的身体状况就开始直线下降,各种用于治病的花费就渐渐多起来,家里的日子也开始吃紧了。去年,李振诚查出了严重的肝病。必须进行肝移植,否则就没有生存的希望。可仅肝移植手术一项就需要三四十万的费用,即使是医保报销十万元,也还有三十多万元需要自己筹集。而此时因为这几年李振诚看病,家里的积蓄已经全部花光了。哪还有钱看病呀!李振诚曾经一度想放弃治疗。可妻子毅然决定将房子卖掉治病。于是,将房子卖掉才凑足手术费用。2006年9月1日,进行了手术。“其实,那些钱也不够手术费用。只是医院了解了我的困难后,给我减免了一部分费用才进行的。”李振诚无奈地对记者说:“不然,我还需要负债。”

  应该说,李振诚自己有能力支付治疗费用还是幸运的。还有很多人甚至没钱支付治疗费用。本报曾经报道过朴实的农家妇女王瑞英为了挽救自己身患白血病女儿卖了房子卖了地还是凑不足治疗费,走投无路要卖肾救女。还有身患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17岁男孩吕晓彬面对着数万元的治疗费,想想再也拿不出一分钱的父母在生与死之间,选择了后者。与此同时,记者从青医附院、市立医院、401医院了解到,这样情况经常发生,而且医院每年都要救助一部分这样的患者。

  调查:

  九成家庭攒钱防大病

  “因病治贫是如今市民不得不重视的一个现实。”作为医疗界的政协委员、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专家修新红对此深有体会。“首先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接诊到因为无钱看病而要放弃治疗的患者。看到他们脸上绝望无助的表情,我们心里也很难受。有时候,我们也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帮助他们。可是毕竟这样的患者不是少数呀。而且,作为医疗工作者,我们生病的时候,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也很头疼呀。昨天几个同事聚会的时候还谈到这个话题,大家都说以后真需要多攒些钱以防发生大病。”

  与此同时,记者对市民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攒钱防大病已经成了市民既攒钱培养孩子之后的又一个心头事。在调查中,90%以上成家的市民表示,攒钱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难以预料的治病开支。

  “前不久,我们父亲突发心脏病,不仅把他多年的积蓄花光了,而且我和姐姐还为他补贴了两万多元钱。”市民刘志明感慨地对记者说,“像我们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压力可大了。年事已高的父母多是疾病缠身,需要我们贴补看病钱。而我们的孩子又都是独生子女。等到我们老了,也有生病的时候。为了不给儿女们增添格外的负担,我们只能现在就开始攒钱以防不测呀。”

  期待:

  废除“以药养医”

  对于因病致贫现象,在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和市民提出,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降低药品价格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是缓解因病致贫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如果“以药养医”的现有机制不变,如果医务工作者的收入还需要通过其从医疗市场上自行攫取,因病致贫现象就不会得到缓解。与此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障范围、进一步实施惠民医疗也是缓解因病治贫的另外一个有效措施。

  此外,还有不少专家提出,在现有机制不变和政府财政对于医疗投入不变的情况,不妨借鉴国外做法一样通过正规渠道成立一些基金会等组织调动社会资金来救助因病致贫的患者。据了解,在即将举行的“两会”上,不少代表和委员也把目光盯向了“大病致贫”,市民期待着“大病致贫”的现状能够早日得到破解。

  记者田 璐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