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贫困户等“温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15:26 青岛新闻网-青岛晚报

  瑟瑟寒风中,数十名困难户排成长队,等待参加一场“送温暖”援助。台阶上,赞助此次活动的商家隆重开讲,从企业文化讲到社会责任,从主要领导讲话到部门负责人发言,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等候的人群已经在0℃的气温下,面色苍白双腿发抖。这是记者近日在一商业繁华地段目睹的“送温暖”场面。

  贫困户:

  接受“温暖”心中百味

  来自特困家庭的郭玉美不愿在别人面前显得“寒碜”,所以,她特别挑选了最漂亮但不保暖的外套。夹在人群里,她低着头。当天,将有一袋面和两桶花生油发送到她手里。“我不愿意老当特困户代表,不愿意被人指指点点。”她说,“送温暖”仪式上,冷还是其次,最让她受不了的,是商家挨个点名让特困户们上台领东西。

  日前,市南区一家企业也举办了为残疾人送温暖的仪式。记者在当天的现场看到,一位拄拐的残疾人蹒跚上台,奋力用另一只胳膊夹起一袋面,一步一步地挪下台,几次差点被那袋沉沉的面拽倒。贫困户、特困户、外来务工人员,年关将近,他们会被“温暖”包围起来。有“温暖”总比没有的强,但能否让“温暖”来得更“体贴”一些?

  送温暖:

  把“暖”送进心坎里

  近日,市北区民政局副局长张巧云拒绝了几个商家的邀请,这些商家想趁春节前搞“送温暖”活动,希望与政府部门联合进行。“我告诉他们,市北区每个街道都有阳光互助家园,可以把捐助的物品送到那里,困难户有需要随时来领取,形式的事少做一点。”张巧云说的阳光互助家园又叫社区捐助点,企业捐助的东西、政府添置的物品都在这里登记造册,困难户可以凭卡领取生活必需品。今年年底,阳光互助家园将从88个增加到108个,困难户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帮助。

  “帮扶的时候我发现,困难户很敏感,我登门拜访,男主人就提前把孩子支出去,去过好几次,他都让孩子回避。后来察觉到这个情况,我们就让社区工作人员把东西送去,尽量不去打扰了。”张巧云说即使是阳光互助家园这样相对能保护隐私的地方,一些贫困群众也不愿主动去领东西。在威海路街道办和泰山路街道办都有这样的例子,街道办主任于是在年节前后把生活必需品送上家门。 昨日,市北区各部门的“送温暖”活动启动,没有组织特困户到场,政府将救助金直接划入每个特困居民的账户上。

  做好事:

  能否不留名?

  小学生时代,人们都学习过“做好事不留名”的美德,而如今,这种传统几近消失。绝大多数的企业,一做善举就要宣传造势,最好是人山人海,大家排着长队。某超市的吴经理告诉记者,“大呼隆”是最好的效果,可以吸引媒体目光,起到宣传超市的效果。“每一个策划方案的目的都是要为公司赚钱,捐助一方面帮了人,一方面给企业提升了社会效益,间接能吸引顾客,达到最终目的。”他表示如果要默默无闻地捐钱捐物,恐怕只有少数企业愿意做。另外,如果把捐助物品送到每个困难户家里,运送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感谢捐助:

  特困户提出建议

  特困户李学勇一家靠着社会各界的资助熬出了头,女儿即将从技术学校毕业,已经可以实习赚钱,眼看就能够养家糊口了。这些年,李学勇接受过政府对口帮扶,也接受过企业短期资助。“没有社会帮助我就走不到今天,不过我不喜欢被拍照,不喜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做典型发言。”他说,捐助仪式上那么多的照相机、摄像机,“长枪短炮”对着他们猛拍,这种闪光灯下的曝光感觉让他尴尬。“但为了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我一般看见相机就侧侧脸。”李学勇还表示,“其实当贫困户不丢人,只要我们也在努力为生活打拼,就不觉得低人一等,有些人觉得自卑的想法也是不对的。但是这种曝光让人望而生畏。”

  记者采访的3个特困家庭都表示,感谢“送温暖”单位的惦记,如果仪式可以在室内而不是寒风中进行,如果少一点曝光多一点温馨, 他们会感觉更“暖”!

  记者 赵 黎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