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睛“看”噪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16:26 海峡网-厦门晚报

  

用眼睛“看”噪音

  

用眼睛“看”噪音

  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位日本名人曾经说过:“只有当你了解透一座城市的声音,你才能理解这座城市。”比利时年轻的女艺术家米拉·桑德斯也钟爱于倾听每一座城市的“噪音”,在这些不同的噪音里,她像听声辨人般把玩着每一座城市的不同性格。

  今天下午,她的混合媒体展“寄给你我居住城市的噪音”在中国欧洲艺术中心开幕,去年她在中国游历时对上海、厦门两座城市的听觉印象被演绎成了视觉画面。

   印象

   “很城市”的声音“很不同”

  不喜欢停下来的桑德斯去过许多城市,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给她的印象是每小时响一次的教堂钟声与清晨5点时的祈祷声。第一次去纽约,她诧异于它的安静,车辆因为使用了新型材料,行驶起来没什么噪音,救护车与消防车的“尖叫”反倒成了纽约的城市印记。阿姆斯特丹的听觉世界则都是关于船的,就像威尼斯一样,船的汽笛声代替了满城的汽车噪音。说起家乡布鲁塞尔,她望着远处说“很不同”,教堂钟声在市中心才会有,而酗酒者半夜里的吵闹、喊叫声很烦人,也很“布鲁塞尔”。

  “寂静的中国”

   只有噪音没图像

  在厦门,她听到了鼓浪屿上的钢琴声,厦大的大提琴声,连路过胡里山炮台的公车上,起步、到站时播报的“上车请投币……”都让她迷恋不已,这些片断,桑尼亚都录了下来,制成了录像“寂静的中国”。说是录像,却没有任何画面,只是由她在厦门和上海录下的城市噪音、旅行时的笔记文字构成,时长13分2秒,同样只有黑与白的简单两色。观看者可以在录像里辨听各种杂音,上海淮海路边街头艺人在吹萨克斯,自行车的铃声由远及近,寺庙的诵经声、水果市场里的嘈杂声……哪怕是因为语言不通水果贩子无法用英语与她交流,桑尼亚也说在“沉默中仍感到了交流”,他们对她的欢迎她可以感知得到,这同样也是听觉上的独特记忆。

  具象

   500份画报还原声音

  展厅里,500份按照《参考消息》的尺寸印制的“寂静的中国”画报被摆在木板桌上任看展者取阅。桑德斯说她在中国看见许多的公共报刊栏,她很喜欢大家在公共空间进行阅读的方式,而这在比利时是没有的,因此她很希望自己的作品也能以免费报纸的形式,被更多人了解。

  打开画报,每一对开页都是一幅她在上海或厦门时的画作,还原的都是桑德斯的“听觉印象”。在描绘上海静安寺的画作里,和尚依旧循规蹈矩坐着诵经,但在教堂钟声里长大的桑德斯显然对诵经声印象深刻,于是无数木鱼被画了上去,记录下当时她听觉上的诧异感受。在上海看见建设中的高楼时,桑德斯听到的是锤子敲打声,她迅速地在街边记录感受——白纸上,黑色马克笔勾勒了几幢高楼,而漫天“挥舞”的却是成百上千个若隐若现的锤子。另一幅作品里,百来把萨克斯随意交织,像在跳舞,写意地还原着桑德斯听到美妙音乐时的感受。

   大面积使用线和圈

  对城市印象,更多时候是一“物”难以概括的,这时,桑德斯最喜欢用的是线、圈两种元素。“就像听乐队演奏,你可能无法分清这件乐器那件乐器单独的声音,但是却有整体的感觉”。桑德斯大面积地使用它们,展桌上铺满了信封,桑德斯用线、圈画出一个独特的标志,准备寄给远方的朋友;画报上各种树木、建筑等也都是线和圈的组合……

  桑德斯不用点来表达,她说点在英语里是句号,她可不想像句号一样停下来。而且,她的展出作品除了牛皮纸信封泛着土黄色,其他都是无彩色的。黑白两色构成的听觉世界,去除了彩色对观众的视觉冲击,让大家的关注点,在于通过看,去感知“听”。

  展览展期为1月19日至2月11日,展出结束后,300枚保留着桑尼亚对这次来到中国的独特记忆的信封,借着每一枚信封上都不同的黑色圆圈组成的标记,将被她寄往世界各地朋友的住处。她说,寄出之时你更能意识到自己身处别处。

  文/图 记者 林晓云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