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含氟牙膏:只要可选择 人人都是自己的权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08:05 中国新闻网

  1月12日,央视《新闻30分》播发了一条消息:目前占据中国市场至少90%的含氟牙膏不但不会防龋,反而会造成牙齿斑驳,降低骨头硬度,甚至导致氟骨症。

  就在该新闻播发后不久,有口腔医学专家开会对此进行抨击,指出使用含氟牙膏是国际公认的有效防龋措施。紧随其后,国家质检总局1月19日发布公告,表示近日媒体报道的“中国市场90%含氟牙膏对人体有害”消息不实。质检总局同时公布了含氟牙膏的最新专项抽查结果,市场主导的30种含氟牙膏中未查出氟超标,表示含氟牙膏安全,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

  人们不会忘记,就在不久前,由北大与清华两所知名学府分别做出的宿迁医改调查报告结论大相径庭。而现在,质检总局与央视新闻调查得出几乎完全相反的结论。一个是国家的权威新闻发布机构,一个是国家的权威质量检查机构,一面是专家质疑,一面是质量标准,在正谬之间,消费者听谁的着实成了大问题。

  大众传播发达的今天,各种信息充斥于大小媒体与政府文告。最热闹的是,一个信息刚发布出来,若干“信息补丁”便鱼贯而出。

  如果说“谣言”是最早的大众传播的形式,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样是“谣言爆炸”的时代。所以,今日大众生活中一道景观是,昨日“造谣”烽火四起,今日“辟谣”树影摇窗。生活在如此“嘈杂”的时刻,难免有传播学者哀叹——“什么都听,什么也听不见。”中国有句古话,“百闻不如一见”。应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人们身处信息时代的困境。所谓“百闻”就是人们可以获取海量的信息,但是,人们“百闻”的都不过是观点与判断,而不是“一见”所指向的证据与生活本身。

  见证无疑是重要的。问题在于,任何人都不可能身临其境去经历并验证所有的信息。

  正因为此,每个人都可能是其他人的“真相代理人”,每个人都可以挟真相“雄视天下”。人人都有他人未知的真相。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居于乡陌的老农,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信息把关人的作用。就二者而言,前者从宏观上掌握了社会信息,但是后者知道自己的瓜果蔬菜里究竟喷洒了多少农药。

  只有真相,没有权威。每个人都是时代见证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因时代之变做出自己的选择。尽管我们每天生活其中,也不能获得全部的真相,而是尽可能多地接近真相。倘使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真相,怎么会在一管牙膏面前,显得那样困顿失措?

  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人们的有限理性与有限生活以及可以获得的有限信息,决定了每个人都可能生活在局部真实的世界里。正因为此,苏格拉底说自己惟一知道的事情就是一无所知。与此同时,“谣言”不一定会止于智者,而绝对会止于信息公开———面对含氟牙膏,也同样如此。

  显而易见,在公共生活中,当人们困顿于自己的抉择,并不是因为自己可以选择的东西太多,而是因为知识的贫困与真实信息的贫乏。在此意义上,无论是央视的质疑,还是质检总局的抽样反击,只要双方在发布信息时恪守自己的职业操守与公共准则,社会对此不必有过多苛责。对社会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从双方的唇枪舌剑中获取“信息增量”,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抉择。只要可以选择,人人都是自己的权威。

  来源:新京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