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东莞“人性化禁摩”值得称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16:49 南方网

  今年9月1日起,东莞将禁行本地摩托车,东莞市将出资回购已到报废期的本地摩托车,未到报废期的则在报废期内每月补贴40元。16日上午,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有关会议上透露,东莞市镇两级财政预计将为此出资10亿元。大多数东莞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东莞今年治“本地摩”表示理解和支持,对政府出资回购摩托车都表示赞同。(见1月18日《北京娱乐信报》)

  近些年来,很多城市,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为了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改善社会治安状况,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禁电”、“禁摩”。有资料显示,禁摩之后,如在广州等地,城市“肠梗塞”有了显著改观,交通死亡人数明显下降,“两抢”发案率大幅降低。

  既然禁摩能给城市带来诸多实质性的好处,为什么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并不认可?其原因不外乎这样几种:首先,摩托车是一种使用率非常高的大众化交通工具,以其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特点成为众多市民出行的首选,拥有较强的群众基础,一旦全面禁摩,会给部分民众的出行带来麻烦;其次,一般来看,相对于有车一族而言,拥有摩托车的城市居民生活上并不很富裕,简单地将其摩托车报废,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

  我们看到,东莞市在推行禁摩的同时,在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将如何保证群众出行方便作为交通部门的工作重点,通过调整公交线路,增加运营车辆,提高公交的覆盖率和实载率等措施来扫除交通死角,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部分市民在出行上对摩托车的心理依赖,为全面禁摩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而此次在全国率先实行由政府财政全额出资回购市民的摩托车,更是以政府的信誉及实力,确保了将群众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给担心禁摩之后自己的摩托车会成为一堆废铁的老百姓吃上“定心丸”。这种人性化的禁摩举措,由于能够得到大多数群众的认可,执行起来群众才会积极支持和配合。

  在大力构建社会和谐的今天,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和支持,理应多一些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了解,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得政策措施更加贴心,更加具体,更富有人性。

  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不同阶层人群的利益。城市如何化解和减少禁摩带来的各种利益矛盾,在这方面,东莞市“人性化禁摩”的做法值得借鉴。 (编辑:付刚)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