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种粮食最不合算”值得深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00:12 红网

  1月21日《长沙晚报》围绕着湖南省长沙县黄兴镇黄兴新村农民李海彬家的帐本,报道了李家2006年的收入情况。帐本收入表明:这个承包经营6.8亩土地三代六口之家,主要收入并不是靠种粮,而是在外做泥瓦工的儿子打工收入,在谈到种田时,李海彬老汉总结道:种植蔬菜有钱赚,种粮食最不合算,农民单纯靠种粮食是富不起来的。在当地,就流行一句这样的顺口溜:“种稻种稻,年终倒找。”

  尽管李海彬家全年经济收入在全村属中等偏上水平,但从他的家庭收入不是来自种养殖业,而是外出务工。这种单一性的收入来源,不仅折射出了当前农民的生存困境,而且从“种植蔬菜有钱赚,种粮食最不合算”的比较中,也能看出农民对种粮的积极性在下降,这种情况不可小视。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至少占85%以上,没有广大农村人口的富裕,就不会有全国的富足和稳定。农民觉得种粮食最不合算,就会改种其他作物,这既符合价值规律,也是农民致富的一种现实选择。但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看,如果农民都这样做,那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从另一方面看,让更多的农民从离开土地去务工,也不现实。当前,绝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土地,但土地却不能够给农民创收。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我觉得,“种粮食最不合算”不仅仅是种粮的问题,在深层次上反应的是长期积累正在研究的“三农”问题。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多方面采取措施,做好护农、惠农、富农工作。

  护农,就是不能总让农民总奉献吃亏。1月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在北京的一个研讨会上说,目前的粮价只相当于1985年时的水平,这期间,其他物价上涨了多少?十几倍、几十倍的都有。而粮价这么多年不涨,最为明显的是,粮价未涨,农资先涨;粮价微涨,农资大涨。这对农民是很不公平的。更为重要的是,在粮食连续三年增收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出现谷贱伤农的局面是政府当前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从长远看,如何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稳定其预期,保护其明年甚至今后的种粮积极性,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则是更大的挑战。适度上调粮价,对于解决近虑远忧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惠农,就是让农民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惠农,不光是在经济上给农民种粮补贴,还要在农民享有的权利上给予有力的支持。比如,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障碍。人多地少,是我国农村的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也不能把所有的农民都栓在土地上,必须科学地调整结构,把一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去,增加外出务工的收入。而当前制约农民工最大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要打破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封闭和分割的管理模式,让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同时,还要解决农民的就业、维权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富农,就是从深层次解决农民增收难和增收缓慢的问题。要在继续巩固和增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科学地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努力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培训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使在家种的农民,依靠新的技术,挖掘增产潜力,不断提高粮食的品质和标准,为种粮增收奠定基础;同时,还要把农民培养成经济能人,引导农民建立新的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民无论务工还是务农,都能靠技术靠本领增收致富。另外,政府还要注意引导农民合理消费,避免农民因病返贫或因人情支出过大而负债。

  总之,提高农民的收入不仅仅是农民自身的问题,必须全社会共同关注,尤其是各级政府,更应该肩负起这份职责。

稿源:红网 作者:董宏达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