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西藏房地产开发投资达8.1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09:58 中国西藏新闻网

  兰金山

  1月22日近年来西藏房地产业发展迅猛,2006年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达8.1亿元,建设商品住房面积6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9%,房地产业已逐渐成长为西藏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西藏房地产业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房地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十五”以来,西藏城镇住房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5.9亿元,累计新增住房建筑总面积94.64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86平方米。截至目前,在西藏注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已达76家。

  有关专家指出,自治区提出力争到“

十一五”末,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城镇居民在住房环境、居住面积等方面基本达到住房小康水平。可以预计,随着西藏住房供应体系的不断完善,
房地产
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本报狮泉河1月22日电(记者梅龙文)截至2006年12月底,阿里地区非公有制经济注册资金已突破2亿元,达到21575.5万元。非公有制经济每年可为阿里地区提供5852个就业岗位,解决农牧民、城镇待业青年就业岗位600至700个,有力地增强了阿里城乡经济的活力,培育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005年底,阿里地区及时制定出台了《阿里地区关于开展非公有制经济调研工作实施意见》。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在地区行署的统一领导下,全面协调了地区工商、税务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非公有制经济实体备案程序简化的有效机制,对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的备案、登记、注册一律按照招商引资项目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同时,阿里地区还大力为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加强了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治乱减负工作,建立起长效机制,加强监督,坚决杜绝向个体、私营企业乱收费、乱摊派。

  正是由于阿里地委、行署的重视,阿里地区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和规模逐年扩大、行业领域逐步拓宽、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含量日益增强,呈现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社会效益日趋提高、贡献日益显著的良好发展势头。截至2006年年底,阿里地区共有3169户个体经营户,注册资金6624.5万元;私营企业17家,注册资金1501万元;集体企业108家,注册资金707万元;乡镇企业32家,注册资金1345万元;有限责任公司19家,注册资金11398万元。从非公有制经济数量看,比2005年同期递增了4.4%;从注册资金总量上看,比2005年同期递增了12.7%。随着阿里机场的修建、狮泉河水电站的正常供电和219国道全面油化,来阿里投资的客商也会越来越多,阿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