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中医医院须姓中”叫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05:15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中医医院须姓中”,这无疑为长期以来饱受争议的中医药给出了明确的定位。这种看似简单的定位,事实上极为重要,也十分不易。 长期以来,撇开其他方面的原因不说,由于中医药自身在国家医药体系中定位不明确,使得中医药无论在教学还是临床医疗方面,都处于极为尴尬的局面。这也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 从教学方面来看,出于实用性的考虑,几乎所有的中医院校都本末倒置——不是精心教给学生“精、气、神”等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以及“望、闻、问、切”等中医基本诊疗手段,而是在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西医课程教学上煞费苦心。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五年中医院校的学习时光,却大部分耗费在了西医药知识的学习上,以至于中医院校学生,在五年求学生涯结束后,既没有掌握完备的中医药知识,对西医药也是一知半解。从临床医疗来看,很多中医医院出于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在很多场合弃用中医传统诊疗手段,转而求助于西医药。这导致了在现实中,很多医院名义上是中医医院,事实上却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甚至被西医院同化,变成了挂中医之名,行西医之实的西医院。 中医自身的定位不明,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传播和发展。我们看到,在西医正迅猛发展、蒸蒸日上之时,中医却渐渐萎缩、失去市场。据统计,1949年,全国有中医医生27.6万人,到了2004年,人数仍徘徊在27万。与此同时,西医医生却由1949年的8.7万人,猛增至2004年的157万人。如此悬殊的反差,足以说明中医所处的尴尬境地。而造成如此尴尬境地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在于中医自身没有坚守自己的传统特色,在与西医的竞争中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从而落得个“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地步。正因如此,前段时间,才会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对此,中医在积极回应的同时,自身恐怕也需要作深入的思考和深刻的反省。 “中医医院须姓中”,实际上就是要恢复中医的本来面目,重拾中医的理论传统和诊疗手段。而这首先需要我们的中医从业者明了中医的正确定位,坚守中医的传统特色,无论在中医院校教学还是中医医院临床诊疗方面,恢复中医的首要地位,使师生在中医教学中发现中医的独特魅力,使患者在临床诊疗中感受到中医的独特效用,从而重塑中医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推动中医药的传播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