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波检测能否界定网络成瘾 专家表示易有误差(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16:19 中国新闻网

  

脑电波检测能否界定网络成瘾专家表示易有误差(3)

  受测者的大脑反应通过这顶“黑帽子”的电极以脑电波的形式反映出来。

  浙江大学一个由一位博导和6名博士组成的科研小组,正在进行一项利用人体脑电波变化确定是否患上网瘾的课题。如果实验成功,那么这个课题将填补国内用科学仪器诊断人体是否患上网瘾的空白。但是针对这个诊断方法,也有一些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人身上都有磁场,但人思考的时候,磁场会发生改变,形成一种生物电流通过磁场,而形成的东西,我就把它定位为“脑电波”。生物电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各种生物均有电活动的表现,大如鲸,小到细菌,都有或强或弱的生物电。人体也同样广泛地存在着生物电现象,因为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对脑来说,脑细胞就是脑内一个个“微小的发电站”。我们的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脑电波。

  连续上网52个小时,脑电波检测是否成瘾

  最高纪录连续上网打游戏52个小时,除了中途上厕所,连喝水都很少的小勇沉迷于网络游戏已经有4个月的时间了,他平均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甚至在睡觉的时候,手也像是在敲键盘一样不停地在被子上按着。但是小勇并不愿意承认他自己已经网络成瘾,无奈之下,他的父母把他送到浙江大学网络成瘾研究中心进行检测。

  “我们也尝试过其他的成瘾检测方法,但是效果都不好”浙大管理学院网络成瘾研究中心研究小组成员戴坤懿告诉本报记者,比如说进行量表的检测,有网瘾的孩子比较特别,他们不像有烟瘾或者酒瘾的人很容易承认自己是有问题的,有网瘾的孩子都不愿承认自己是网瘾少年。而量表的偏向性又太强,看见问题就可以判断出做出怎样的选择会得出判定自己有网瘾的答案。因此大多数进行检测的孩子都不会诚实的进行回答。而用仪器进行检测就可以很好的避免这样的问题。

  在网络成瘾研究中心的检测室,工作人员首先要用洗发液清洗小勇的头发,这是因为人的头皮上有油脂,会产生一定的阻抗。洗完头发吹干后,工作人员把一个黑色的大“帽子”戴在了小勇的头上。然后拿出一些色卡和问题让小勇进行观看和回答。

  戴坤懿解释,这个“黑帽子”中有64个电极,帽子里的金属片和小勇的头皮接触,分别对应着人体大脑的相应区域,小勇看到图片和思考问题时大脑的任何反应都会通过脑电波被记录下来。这时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小勇的脑电波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了。

  患上网瘾的人即便是思考简单问题,大脑也在高度运行

  戴坤懿告诉记者:“事实上,网瘾诊断的本质就是通过脑电波叠加的波形和脑地形图,对正常人、网络沉迷者和网络成瘾者进行分析鉴别,并作出科学的诊断。”

  人的大脑共分为前后左右4个区域,其中前区是思考复杂问题的区域,后区是思考简单问题的区域。“打过网络游戏的人都知道,游戏往往比较复杂,在打这些游戏时需要用到人脑的前区进行思维,打的时间越长,大脑前区使用的时间也就越长,久而久之,不管是思考简单问题还是复杂问题,都会习惯性地运用大脑前区进行思维,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是在进行简单的颜色辨别思考时,网瘾患者的大脑都是在进行高度的运行,他们已经习惯了用大脑前区思维。

  目前研究中心运用这种方法已经对100多个孩子进行检测。如果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判断对网络是否成瘾,那么其他方面的成瘾是否也能检测呢?戴坤懿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酒瘾、赌瘾、烟瘾、购物成瘾等等成瘾问题都和网络成瘾一样,反映出的脑电波有同样的现象”。同时戴坤懿也指出,目前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判断是否成瘾,对于如何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要研究。

  [1]

[上一页] [1] [2] [3]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