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马后炮” 要杀“回马枪”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14:59 新民晚报

  去年12月18日至今年1月25日,本报共推出“春运前奏”系列报道15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之所以赶在今年春运之前采写这组报道,是因为我们和许多读者都认为,不能等到春运高峰时,各种问题凸显出来了再讨论对策,更不能等春运结束了放“马后炮”。

  可喜的是,离2月3日春运开始还有约一周时间,我们在报道中提出的这些问题在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协调下,找到了初步的“解决之道”,很多部门说:“新民晚报和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有的工作我们正设想要做或正在做。”

  其中10曲“前奏”有了“回音”。

  ■前奏:铁路上海站北广场,一些

出租车“挑肥拣瘦”,非法搬运行李的人“横冲直撞”,兜售假发票或车票的人不时可见,这三种人把广场秩序搅得一团乱

  ★回音:闸北区及铁路有关部门在这一区域组织了多次联合执法,北广场环境有所改善,在接下来的春运期间,有关部门将继续“紧盯”这一区域

  ■前奏:不少读者反映最讨厌长途汽车上的被褥不干净,汗臭味、烟臭味、脚臭味、口臭味、霉味“五味杂陈”

  ★回音:沪上各大客运站和客运公司都已重视这一问题,如长途客运总站规定在发车前都要检查车内卫生,被褥不干净就不允许发车

  ■前奏:上海南站地区范围大,主要靠地下通道联接,旅客初到南站不容易找到方向

  ★回音:南站地区管委会在今年春运之前增加了一批志愿者免费为旅客指路,原有的“红帽子”搬运队成员和清洁人员等也可以随时提供指路服务

  ■前奏:因郊区公交末班车“收工”太早,一些在郊区或城乡结合部工作的民工朋友为了赶深夜或凌晨的火车,早早地出门到火车站外等候好几个小时,风餐露宿

  ★回音:春运期间,轨道交通将随铁路、公路客流变化适当推迟末班车时间,地面交通方面则为春运专门开辟了12条公交专线,个别夜宵线路还会临时“拐”到火车站等地

  ■前奏:春运期间火车拥挤,但一些车上卖食品的小推车“我行我素”,硬要在人堆里“杀开一条路”,旅客不胜其扰

  ★回音:上海铁路局管辖的列车上已逐渐淘汰“推车送货”,春运期间也会采取提篮子或托盘送货的方式

  ■前奏:上海南站地区饭店少,铁路南站及地下通道内更是难找卖热饭菜的地方,旅客想吃点热的,很难

  ★回音:南站地区为今年春运特开辟出地下商场B1、B2和地下停车库,为购票人员和旅客遮风挡雨,还将协调餐饮部门供应平价快餐

  ■前奏:火车票大卖场取消后,上海南站成了售票“主战场”。但由于旅客对上海南站的熟悉程度不如上海站,交通也没有上海站方便,所以有人担心旅客“舍南取北”,给上海站造成太大压力

  ★回音:今年春运售票采取错开售票时间的方式,上海南站预售11天的票,上海站预售期相对短一些,将买票旅客“吸引”到南站去

  ■前奏:记者暗访发现,铁路上海站地区有3种类型的“黄牛”,而有关人士预测,今年因铁路票价不涨等原因,“黄牛”将有增多趋势

  ★回音:铁路警方开展“蓝盾行动”,闸北区有关部门开展“飓风行动”“合力行动”,目的之一就是严厉打击票贩子

  ■前奏:返乡前买票难,是在沪工作的民工朋友的“心头之痛”,他们都期望能坐上“专列”或“专车”回家

  ★回音:本市政府有关部门联手铁路、公路部门,事先做好民工团体票订购工作,让民工朋友“走得了,走得好”

  ■前奏:一些“绿皮车”因超员非常拥挤,而且设施简陋

  ★回音:上海铁路部门已对春运期间将使用的24对“绿皮车”作了改造,改造了出风口,还改进了水龙头、洗脸池等

  另外5曲“前奏”也引起了有关部门和旅客的重视。

  ●建议火车站周边商店、饮食店在春运高峰时延长营业时间,给暂时进不了火车站候车室及地下车库的旅客提供一个休息、喝杯热饮的场所

  ●铁路上海站南广场地下车库应做好准备——遇到大批旅客滞留、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地下车库可容纳万名旅客临时候车

  ●火车票价不上涨后,春运期间乘火车出行的旅客可能增加,而且可能集中在春节前的一周内出行,这会形成购票、乘车两个人流高峰,铁路上海站因此采用错开预售期、错开目的地的“双错开”方式售票

  ●春运期间飞机航班增加,又是雾、雪高发季节,航班延误肯定不会少,建议航空公司做好延误后服务,首先给旅客一个微笑,一句好话

  ●大街上机票打折小广告卡“漫天飞”,其实临近春节,机票大多在8折以上甚至全价,轻信小卡片,可能会遇到“黑票务”,建议旅客到正规代理点买机票

  本报“春运前奏”报道至此告一段落,将从“前奏”转入“春运直击”,并将组成报道小组,在春运期间联合有关部门对上述问题做“回访”,欢迎读者继续向我们反映春运中显现出来的不便、不妥、不完善,共同构建和谐春运。

  (请拨打本报114春运投诉热线或发邮件至jzg@wxjt.com.cn,将您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告诉我们)

  本报记者金志刚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