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由于丹热所想到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7日20:00 光明网
倪阳

  于丹的《论语》心得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后,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应和欢迎。其内容结集出版后,也一时洛阳纸贵,甚至出乎于丹本人所料。据报道,2007年春节,于丹还将再登《百家讲坛》,阐述《庄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在建设现代化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回顾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内在需求和必然性。最近在众多媒体上出现的很多学者关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的论坛和讲座,也证明了这一点。同时,也使我对如何认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意义,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认识。如我最近所读的还有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的《儒学的现代意义》、王蒙的《全球化视觉下的中国文化》、张梦阳的《鲁迅在今天的意义》、余秋雨的《中国处于“文化孤立”之中吗?》、胡平的《透过日本文化看日本》等等,都有很多有价值的观点。结合自己的思考,我觉得似可归纳和形成以下一些认识:

  一、我们正在从事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夜。当此之际,回顾和审视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发掘精华,加以传承和进行现代的阐述,为今天的伟大事业服务,是必需的,也是历史的必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和谐乃至人的内心世界的和谐,这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启迪我们处理这些重大问题的丰富和宝贵的智慧。

  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有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东西,我们必须加以扬弃,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这同样是毫无疑义的。当年以鲁迅等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对传统历史文化所作的深刻的、理性的批判和反思,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他们的反思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那种过度和过分强调传统文化的观点,甚至提出要将儒教作为国教的认识和建议,是不可取的。

  三、我们必须充分地、系统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和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这实际上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救亡图存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之中。今天,我们要讲孔子、讲论语、讲孟子、讲庄子、讲墨子,如此等等。我们同样也要讲希腊、罗马文化,讲柏拉图、讲亚理士多德、讲培根、讲伏尔泰、讲歌德、讲科学理性主义。我们同样应当探求如何用一种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让这些人物和文化更多地走进我们的世界。在于丹热的同时,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的反映世界上九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强国历史的《大国崛起》系列片,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文化、西方文明自十五世纪以来走向强势的过程。提供了很多可资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同样引起了广大观众的热烈反响和欢迎,就具有这方面的象征意义。

  四、不同的文化并不必然导致冲突。任何文化都有其内在的矛盾。这正如任何事物都蕴含着本体的悖论。历史上有的文明和文化虽然断裂了,但并未消失。“和而不同”,“万物并育”,我们的文化才能生机盎然。我们应以博大的胸襟,会通古今中外文化,加以熔铸,以建设我们今天的新文化、先进文化,如此我们的民族才能提升到一种文化自觉,构建起健全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