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锁定”现代农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13:49 城市晚报

  /核心提示/

  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过良好开局之年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再次迎来重大变化。1月29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建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

  《意见》指出,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加大“三农”投入让农民得实惠

  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意见》提出,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

  加快农业基础建设发展新型农用工业

  《意见》提出,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要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改善农村水环境。要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强化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切实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

  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村人口安全饮水目标,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加快户户通电工程建设,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

  发展新型农用工业。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可降解农膜等新型农业投入品。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

  推广农业新技术企业缴税有优惠

  意见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农业技术合作、向基地农户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所发生的有关费用,享受企业所得税的相关优惠政策。对于涉农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定引进的加工生产设备,允许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要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

  开发农业多种功能重视发展乡村旅游

  《意见》提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维护国内粮食市场稳定。发展健康养殖业,从源头上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要立足当地自然和人文优势,培育主导产品,优化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各种物质、非物质产品和产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

  《意见》还提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

  培养新型农民加强转移就业培训

  《意见》提出,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规模,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权益保护。做好农民工就业的公共服务工作,加快解决农民工的子女上学、工伤、医疗和养老保障等问题,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能力。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农村教师、乡村医生、计划生育工作者、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其他与农民生产生活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制度,加强在岗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三农”工作

  《意见》提出,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三农”工作,省、市、县党委要有负责同志分管“三农”工作。充实和加强“三农”工作综合机构,贯彻落实好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深入乡村、深入群众,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管理。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办法,妥善解决农村社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健康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分析一号文件为何“锁定”现代农业?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2006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但不容回避的是,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对此,一号文件用三个“依然”作了概括:“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

  数字显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抗灾能力不强,目前一年的灾害损失达千亿元;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第三产业的1/4左右;农村劳动力中37%的人文化程度为小学、文盲和半文盲,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3%。专家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和投入。在资源日益减少、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加上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我国农业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背景近年的四个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2 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第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稿件据新华社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