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论:浙东山区民间原生态调解透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0日14:58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余东明 李建平 这些天,唐训顺老伴的糖尿病病情恶化,唐训顺奔忙着筹措医药费。电话那头,他显得有些焦虑,他说已经两天没上“道德庭”了,这是6年来从未出现过的。 但他一再说,让记者进山,无论如何他也要接受采访,“道德庭”能走到今天不容易,他要向记者说说心里话。 历史 从族长到娘舅 唐训顺所说的“道德庭”设在四明山区的棠溪村。 四明山区位于浙江省东部,是余姚、鄞州、奉化、嵊州、上虞5市区的交界点,这里信息闭塞、经济欠发达。 当记者准备驱车棠溪村的时候,当地人说,“山路太险,气温在零下一度不能进去,路湿滑得很”。棠溪村处于四明山区的腹地,四周群山环绕,惟一能进出该村的是一条解放后修建的单车道柏油山路。 据该村家谱记载,棠溪村已经有1008年历史,村民共分18个姓氏,但唐姓村民占85%左右。村里历来民风纯朴,不喜争讼。“从我祖辈开始,村里的人都不喜欢打官司。”现年80岁的村民唐贻庚说:“但不打官司不等于没有矛盾,有了矛盾就得靠调解。” “解放前,这里的调解是族长说了算。族里出点纠纷,那就是族长一句话,该怎么解决就怎么解决了,不管当事人服不服,都得遵守;族与族之间有矛盾,就得由族长和族长坐下谈,谈拢了矛盾纠纷也就解决了。”唐贻庚老人回忆说。 不过唐贻庚老人认为,族长制的调解方法在当时显得有些粗暴,依据的又是族规家法,有很浓厚的封建色彩,有时调解不好会出更大的乱子。 解放后,族长制被废除,那时候解决矛盾得靠娘舅。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娘舅,家里有矛盾由娘舅来做和事佬,如果两户人家有矛盾,那就得靠各自娘舅出面调解。 “娘舅众多,素质、威望不尽相同,娘舅式调解较之族长制调解,效果并不好。”唐贻庚老人说。上世纪80年代后,娘舅调解也不灵光了。棠溪村村民说,从那时起有20年的光景,民间调解出现了断层。于是,村里出现了赌博迷信多、上访闹事多、左邻右舍相骂多、生产所有制纠纷多、环境卫生脏乱点多的“五多”现象。 终于在1997年,村里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起官司,两户山民为了门前12平方米空地的所有权争执不休,官司从镇法庭打到余姚市法院,又从余姚市法院打到了宁波市中级法院,为时两年。结果终审判决该空地属“两家共有”。为了打这场官司,两家都耗尽家产,牲口卖了,值钱的家具也卖了,其中一家甚至打算卖房…… 从此,这起案例成了棠溪村打官司败家的典型。 诞生 “狡黠”为和谐 棠溪村的“五多”让2001年退休回村的唐训顺深为不安。今年67岁的唐训顺从18岁当兵开始就离开了棠溪村,转业后当过中学校长,在乡镇做过政法干部。 当时,唐训顺跟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商量,能不能一起出面调解村里纠纷,这样他们成立了“道德庭”,唐训顺担任庭长。唐贻庚和童洽传两位老人在棠溪村辈分大、威信高,他们成了唐训顺的好帮手。 唐训顺告诉记者,原先取的名字是“道德法庭”,但大家一合计,认为不合适,一方面法庭代表和行使的是国家权力,另一方面取名法庭失去了亲和力,不利于与村民沟通,于是就没用“法”字。 “道德庭”的办公地点就设在本村祠堂,所有调解不收一分费用。 成立之初,有人戏称:这些老人想出风头,搞“族长制”复辟。但唐训顺不这么认为,他说,“道德庭”有族长制的影子,因为不依靠威信高、辈分大的老人,调解的时候使不上劲儿,但“道德庭”又不能像族长调解那样,不管对与错,一句话定乾坤。现在的社会是文明社会,调解一定要有理说理、有法说法,只有纠纷双方心悦诚服,矛盾才好化解。 他说,“道德庭”调解纠纷的形式可以模仿法庭调解,但具体做法上和法庭是不同的,法庭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程序,但“道德庭”可不能太死板,必须得具备民间调解独有的“狡黠”,这种“狡黠”就是指灵活机动、随机应变,目的是把双方分歧合拢。 效果87比1 6年来,“道德庭”在棠溪村的调解效果到底如何呢?唐训顺捧出的几大摞案卷给出了答案。这些案卷记载着6年中每一件经过几位老人悉心调解的村民纠纷,共分87卷,其中一卷封面上标注着“未结”二字。 翻开这些案卷,记者惊讶地发现其规范得甚至可以与法院的案卷相媲美,里面有立案书、调查笔录、开庭记录、调解协议书等册页,每份调解协议书上都有纠纷双方、调解人的签字和手印,其中涉及经济赔偿的,还附有详细清单。 每个案卷都记载着一个艰辛的故事。记者发现,一起结怨半个多世纪的纠纷就是在“道德庭”被化解的。纠纷起源于1951年,起因是两家堂兄弟因门前猪圈和马桶的公共卫生问题闹起了别扭,半个世纪,两家互不搭理,2003年,矛盾升级,双方打起了架,不单打伤了人,也砸坏了家具。双方在“道德庭”立案后,3位老人的耐心和公正感化了两家冰冻了半个世纪的心…… 唐训顺说,6年中他们共受理立案了87起纠纷,牵涉相关村民524名。直至目前,除了1件还未调解妥当,其他的都已让纠纷双方心悦诚服、握手言和了。 在被调解的众多纠纷中,村民童某家房屋倒塌不修理导致周边相连的4户人家无法正常生活的矛盾纠纷,对“道德庭”的3位老人来说触动最大。 童某家的房屋处于相连5户人家排屋的中间位置,台风把童某家房屋刮倒后,童某因为种种原因不肯修理,整整两年零五个月,其他4户人家吃尽风吹雨淋之苦。 无奈之下,他们跑到3位老人这里立了一个案,希望给他们调处一下。两年多的时间了,为了调处这起纠纷,3位老人有记录的上门调解就有33次,开庭5次。 唐训顺说:“当5户人家19个当事人在调解书上签下名字的那一刻,我真的禁不住流泪了,我们很欣慰,也深知这一结果来得不容易啊。” 棠溪村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道德庭”的调解让村风村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近1年来,村里甚至没发生1起纠纷。 经验 调解四部曲 记者在案卷中注意到,那起未结的纠纷,3位老人已经上门12次,开了3次庭。 唐训顺说,“道德庭”的调解就得有耐心,一天不行两天,一年不行两年,再紧闭的门也是会敲开的。 当然,3位老人认为,调解除了要有耐心,还得有一颗公正之心。公正的前提是无私,所以“道德庭”在成立之初就定下规矩,不收调解当事人1分钱。 唐训顺老人每个月有一千多元退休金,他说,这点钱在山区过日子已经足够了,还可以为“道德庭”置备办公用品。 在谈到调解技巧时,3位老人都露出了“狡黠”的笑容,他们总结了“道德庭”调解四部曲: 一是“泄火”。凡发生纠纷都是因双方心态不平、火气旺盛引起的,要想化解,先得把当事人这种“牛头虎气”进行冷处理;二是“查根”。任何矛盾都有内因外果,只有理顺来龙去脉、分清主次,调解才能事半功倍;三是“引路”。即向当事人充分讲清各种利害关系、道德规范、法律常识,让他们明白对与错;四是“摆平”。掌握有效时机和双方心理弱点,尽一切力量寻找双方结合点,最后达成共识,签订调解协议书,至此水到渠成。 忧虑 后继可有人 “这是民间原生态调解。”有专家认为,“道德庭”调解模式顺应农村实际形势而产生,与当地村民“水土相服”。 据记者了解,余姚当地司法部门已经注意到了棠溪村“道德庭”的调解方式,并想总结其经验,在当地农村加以推广。 然而唐训顺老人心中却有一个怎么也抹不掉的忧虑。 “‘道德庭’能有今天,人是主要的因素,现在我们年岁都很高了,谁来接这个班?”唐训顺说,他们都很迷茫,担任“道德庭”庭长的人选首先得有细致、耐心、无私、公正、奉献的精神,然后还得具备比较丰富的法律常识和灵活机动的调解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