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阻碍农民增收道道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09:00 解放日报

  

如何破阻碍农民增收道道槛?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促进非农就业。完善集体土地征用补偿和安置制度,提高征用补偿标准,维护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加强对远郊经济薄弱村的扶持。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前天,中央发布今年一号文件,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带来强劲动力。昨天,正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合中央精神,为上海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

  大家认为,在上海新一年的发展中,必须建立起农民增收机制,让农民生活质量更高。

  增收基本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

  “传统的种田模式,到了今天很难致富。”一位来自郊区的代表为记者扳着指头算:一家纯农户责任田一般不超过5亩,土地上投入的种子、化肥、农机、灌溉用水等各种必需成本相加,有时甚至抵不过年终的口粮收入,而这还没有算上人工。

  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村经济缺少产业支撑,这成为阻碍农民从农业中实现收入增长的第一道“槛”。

  如何跨越?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基本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杨长锁委员认为,让农民种田也能富起来,必须通过规划和调整,提高郊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不少代表提出,大农业并不是指1000人耕种1000亩地的公社型生产模式。在美国,1个家庭拥有的耕地面积往往在800亩左右,而目前上海的农业科技水平,也完全能够达到户均100亩。上海可以借鉴世界农业国家的发展路程,形成专业农户的规模化生产。

  为农业注入新动力,黄富荣代表为此列出关键词:农业科技。“科技运用到农业,有时就是附加值。例如优质大米能卖6元1斤,而普通大米每斤只卖2元钱。差别就在品种改良带来的附加值。”他认为,上海拥有一个消费层次丰富的农产品销售腹地,应当提升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

  徐根生代表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在人。要针对目前郊区农技推广“人散、网破、线断”的现状,加大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进而完善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

  庄解代表分析,上海农民的当前收入一般分为3大部分,耕地经营收入、工资收入和财政补贴收入。而据不完全统计,工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占60%以上。

  走出田埂、走上流水线,代表委员分析,非农就业是一个无可逆转而且将随时间发展愈加突现的大趋势。将这支队伍打造成生力军,不仅能为农村中土地规模化经营留出空间和余地,更能推动城镇产业的发展。

  冯德康委员认为,政府应根据农民实际状况,差别对待,拓展农民非农就业途径。对年轻力壮的农民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并提供相应的培训补助、创业资金贷款的支持,提高创业和就业的竞争力。对中年农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就业岗位,实现自食其力;对老年农民,主要是加强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做到“老有所靠”。

  代表委员们建议特别要关注低收入群体和纯农户家庭,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进一步拓展援助性就业岗位,确保纯农户和低收入农户家庭中至少一人有稳定的就业岗位。

  对于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王智勇委员认为,不是简单地为其提高补偿标准,因为再高的补偿标准也有用完的一天,而是要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对其进行职业培训和教育,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开业指导。

  农民需要平等获取社会资源

  程六一代表所在的宝山区罗店镇,一条拓宽后的沪太路、一条建设中的M8线,为数个薄弱村带来新气象。当地村民通过发展农贸、物流等产业,大幅度提升了收入。“大市政带动,其实就是一种以城带乡的模式。”

  许多代表委员提出,上海已具有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社会基础。庄子群委员认为,农民不仅需要直接的资金扶持,更需要平等地获取就业、就学等社会资源,因此需构建一套城市支持农村的体制、机制。鲍敏中委员建议,完善农业直补政策和农业服务体系。他认为,应当发挥财税杠杆的作用,研究制订一些让企业和地区能够互利双赢的财税政策。

  一些代表委员还表示,要以解决离土农民社会保障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小城镇

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逐步实现农村
养老保险
区县统筹,形成农村
养老金
合理增长机制。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