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象牙塔"与社会之间 "校漂族"痛并快乐着(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10:59 中国新闻网

  “校漂”的生活:痛并快乐着

  早晨6点起床,然后到教室或学校图书馆里自习,中午在学校食堂吃饭,下午和晚上继续在学校就餐、自学,深夜才回到校园附近租来的民房里休息……现在,李文丽的生活和上大学时几乎没什么两样。

  毕业后不能再住学生宿舍了,为了能安心考研,李文丽与几位“同道者”一起在郑大旁边的兑周村租了套民房,义无反顾地加入“校漂族”行列,“誓将考研进行到底”。

  1月25日,穿过几条曲折的小巷,记者来到了李文丽的栖身之所,只见一室一厅的屋子里拥挤地放着一台旧电脑、一张书桌和5张床,书桌上零乱地堆放着考研书籍和几包方便面。每月的房租要300元,为了节约开支,李文丽先后找来4个“漂友”合租。为了互相不影响休息,她们约定了作息时间,房门贴着的“室友公约”称——影响他人休息是一种犯罪!每晚11:30执行“三闭”政策:闭门、闭灯、闭嘴!

  李文丽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因此,她毕业后就再也没有向家里伸过手。为了维持生活,周末,她靠做家教挣点生活费用。除了均摊的60元钱房租,她每月的花销只有200多元钱,日子过得十分节俭。

  谈到做“校漂族”的生活感受,李文丽沉重地叹息着说:痛并快乐着!

  除了自学,李文丽还经常在学校里“蹭课”,像在校生一样去教室抢占座位、参与课堂讨论、与老师交流,她笑着说:“有人说我们是‘大五生’、‘回锅班’、‘社会系’,从表面上看,我跟那些学弟学妹们没什么两样,我觉得这种类似于上大学时的生活很充实。”

  采访中记者发现,李文丽的生存状态可以说是“校漂族”的一个缩影,考研者占了“校漂族”的大多数,这部分人有个专门的称呼——“研漂族”。高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吸引着很多考研的大学生成为“研漂族”。据教育部统计,2006年全国考研者数量、招生和报名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就业难造就了“考研热”,“考研热”又推动了“校漂族”群体的壮大。

  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了4年多时间,学校的环境、设施乃至一草一木都让他们感到亲切,校园附近的治安和人文环境要优于其他地方,在未找到工作之前,一些大学生便成为“漂”着的“待业派”。

  “住在学校附近,学校的食堂经济实惠,还可以到图书馆查查资料,学校周围的商店多是针对学生开的,价格较低,哪家卖什么、什么东西最便宜,我都很清楚。”“校漂族”小李告诉记者,去年,他从河南财经学院毕业后,先后换了多个单位,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不愿意在一个不如意的地方屈就着。后来,他干脆在财院附近的大铺村租了一间房子,一边打零工一边寻找新的发展机会,“高校是人才汇集的地方,就业方面的信息会更多一些,能找到更多的机会”。

  据知情人介绍,目前,“校漂族”有多种类型,除了“研漂族”、“待业派”,还有等待签证、漂洋镀金的“留洋派”,难以适应社会、留恋校园象牙塔式的生活的“恋校派”,极少数家境富裕的“逍遥派”,一小部分希望从事自由职业或者自行经商的“创业派”等等。

  过了一年苦行僧般的“校漂”生活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毕业生刘晓明终于在2005年考研成功。谈起这段经历,刘晓明满脸沧桑感:“‘漂’着的生活真是不堪回首,既要忍受经济的拮据,又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这其中的无奈与辛酸只有‘漂’的人自己知道!大学四年的生活体验也比不上这短短的一年,所以,我要感谢‘校漂’!”

  “校漂族”莫久漂

  “有时候我深感苦闷,觉得自己既不属于学校,也不属于社会,我到底属于哪里呢?”一位在郑州大学“漂”着的学子李凌这样说。

  这位“校漂族”向记者坦承,他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自己的“边缘人”身份,“漂”着的日子很压抑,整天过着学习、吃饭、睡觉三点一线的生活,同室的“漂友”都是高度紧张,他们不像在校生那样经常聚会、谈心,有时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

  这种状况在“校漂族”中很普遍,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心理上仍然未“断奶”,无法适应社会,就成了“校漂族”。然而,他们长期承受着别人想不到的压力和苦恼,有些人已经出现了心理疾病。郑州一家心理咨询公司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彭熠说,选择“校漂”的大学生心理年龄都比较小,“校漂”的背后,其实是对现实社会的逃避,但现实是无法逃避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时间越晚,越容易出现内心的冲突,会在社交方面出现障碍。

  虽然成为“校漂族”是迫于无奈,但李凌认为大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需要一个适应期,多数“校漂族”都在积极地为自己的理想打拼,他们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把“漂”当成人生角色转换的缓冲地带,用更多的时间规划自己的人生,对他们日后融入社会有好处,因此“校漂”现象是正常的,社会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校漂族”。

  不过,李凌也清醒地意识到,“校漂”只能作为过渡期,不应该成为一种生存常态,“校漂族”应当懂得权衡理想与现实的利与弊,懂得如何设计自己未来的人生,确定好自己的定位,这段“漂”着的日子才会成为自己人生履历中可贵的一笔财富!

  “校漂”现象也存在着诸多弊端,郑州某高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处老师认为,“校漂族”不是在校生却滞留在校园,挤占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给已经不堪重负的学校设施和管理带来了压力。“校漂族”的生活方式不宜提倡,他们中的许多人无法走出“象牙塔”,不能适应社会,把学校当成了“避风港”。其实,社会才是最好的大学,融入社会有压力也有机遇,与其“漂”在校园里,不如到社会生活中去历练自己。有些大学生只盯着大城市,其他地方有工作也不愿去做,这些人应当更新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到民营企业、到基层、到西部去就业,舞台会更广阔!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校漂族”的出现说明了高校教育与市场的脱轨,要让大学毕业生不再“漂”,学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引导大学生从入学时起就建立明确的就业规划,这样,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顺利完成校园与社会的对接。(来源:郑州日报;记者:余英茂)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