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家庭渐兴"平等教育" 孩子给父母文明礼仪打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11:08 中国新闻网

  节约粮食分、交通分、文明分……在卡通的日历表上填写当天表现分数的主角,不单是家长,也包括刚懂事的孩子。记者日前获悉,一些家长放下了为人父母的架子,别出心裁地让孩子当“小老师”,根据父母在一天中的表现,给父母打分。

  小“警察”给父母打分

  徐汇区某幼儿园大班学生童童的卧室贴着两张卡通日历表,一张是童童的,另一张则是童童父母的。两张卡通日历表分成交通分、文明分、节约粮食分3栏,每栏的基本分都为100分,分别由童童和童童的父母根据对方当天的表现来打分。

  “我的交通分常常比童童的低好多,这提醒我要以身作则。”童童的母亲王女士表示,与孩子建立相互打分制度,主要是为了在平等的前提下,培养孩子的文明意识。王女士以前开车时遇到抢道的车,总说“该死的车”,王女士再次遇到有车抢道时,童童居然也脱口而出“该死的车”。这让王女士意识到,只有从自身做起,才能教育好孩子。王女士又根据童童的不良习惯,设计了粮食分、文明分等项目,建立了打分制度,互相监督。实施3个多月以来,王女士觉得自己和童童都改了不少坏习惯。原本吃饭时磨磨蹭蹭的童童,现在吃饭时又快又干净,吃完后还非常认真地检查爸妈的碗里是否有米粒,是否掉在桌上。在童童这个小“警察”的监督下,遇到变道、超车等情况,王女士也变得耐心了。

  孩子的眼睛反映真实

  刚推出打分制度,熊女士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彬彬就乐不可支,每天惦记着给爸妈打分。原本顽皮倔强的彬彬,现在会坦承自己做得不好,比如吃饭不够干净,当着祖父祖母的面发脾气,表示以后会努力改正。

  “打分制度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多角度审视。”熊女士表示,在孩子的眼睛里,家长的形象并非完美。打分不单是为了教育孩子,对家长也是教育。熊女士表示,执行打分制度至今,家长和孩子都会主动承认错误,纠正过激的行为。“打分制度能够双赢。”王女士表示,关键是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孩子的教养,通过打分,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也只是目的之一,主要是能够建立既民主又快乐的家庭氛围。孩子往后到了能够自己思考的年龄,也会减少逆反行为的发生。

  其他家长乐于尝试

  对于家长和子女相互打分的做法,其他家长认为不错,乐于尝试一下。一位家长表示,以前曾有过类似尝试,感觉效果不错。现在的孩子普遍个性强,想说服他们心甘情愿地做家长想做的事,并不容易。只有通过孩子认同的方法,跟他们沟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家长表示,如果今后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与孩子不同,会试着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进行讨论后再作决定。

  专家观点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章友德教授表示,家长与孩子建立相互打分制度,是家庭平等权利的体现。传统的等级观念下,家长的权威说一不二,孩子一般极少能对家长提出异议。打分制度建立后,孩子也可以监督家长,使其从小明白每个人是可以被评价、被监督的。这一制度不仅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平等宽松的环境,也为孩子长大后自觉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打下了基础。

  (来源:新闻晨报;作者:潘隽、倪佳佳)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