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地产“联姻”是个怪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10:29 中国新闻网

  现在不少城市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新建楼盘只要千方百计地和名校搭上关系,就可以大幅提高房价;二手房一旦贴上“学区房”的标签,身价立刻暴涨———据近日《青年时报》报道,近年来,杭州本土的一些开发商在各自开发的楼盘中引入教育元素,形成“地产+教育”联姻模式。

  “地产+教育”联姻模式的出现,可苦了那些当代“孟母”。她们在小孩还在襁褓中时就开始为如何选择学校忙开了。而当代“孟母”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买“学区房”,无非是为了孩子将来能上个好学校。

  虽说“学区房”是开发商炒作而生,但归根结底是因教育不公所致。试想,没有教育不公,没有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分,哪来“学区房”?“学区房”的出现,最大受益者是房地产商,最大受害者则是广大家长。

  “地产+教育”联姻模式既源于教育不公,又加剧了教育不公,关系到社会公平问题。因而在这一问题上,相关部门不能置身事外,应有所作为。

  比如,在暂时无法同时实现中小学教育均衡化的情况下,不妨先实现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化。在确定时期内,从改造薄弱小学入手,如在出台教育政策方面予以倾斜,平均分配教育经费,确保其教育资源逐渐优质化;在学校校舍、教学设施等硬件得以完善的前提下,进一步公平地调配师资、校长,或实行定期轮换,以保证大致相同的师资水平。不少国家已有类似做法,其成熟经验值得借鉴。

  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当然是教育公平。而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的一个核心就是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地产+教育”联姻模式显然反映了我们离教育均衡目标还有相当距离。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王学进)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