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高中课改:做好与高考衔接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06:00 光明网
李宝元

  按照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改革部署,今年秋季入学的高中新生,将实行一套新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学分制学习评价体系。据称,这套新的课改方案将高中阶段的学习分为八个领域,每个领域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各个科目均由相对完整的若干模块组成,选修模块从高二开始设置,学生可以跨班上课。两会上,有政协委员希望配套的课程评价标准能尽快推出。(昨日《新京报》)可以看出,这次新课改体现了人本教育发展先进理念,代表了当今社会多元化、多样化和民主化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而且有可能将为整个宏观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一个微观支点或契机,因此大方向值得肯定。

  但是,任何制度变迁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带效应,千头万绪的教育体制改革就更是如此。高中课改表面上是一个很微观、很具体的变动,但深究起来,它其实牵动着体制内外一系列复杂的宏观问题。其中最直接连带着两个关键问题:一是高考。这是整个教育体制的“神经”动感地带,高中课改本身能否改得动、改得成功还是流产失败,全赖于此。以前很多次课改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根子都在这个“动感地带”没动起来。

  二是由高考问题和尚未改革的户籍制度引申出来的地域公平问题。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是一种局部的地方改革行为,据权威部门称“新课改将突出北京特点”,那么即使在北京地区内部解决了高考的配套改革问题,那么在区域“开放”的现如今,流动人口规模越来越大以及打工子弟教育越来越成为“问题”的背景下,这种微观改革也会引出一系列横向协同的麻烦。

  关于高考的配套改革问题,主管部门透露出来的信息是:考试模式不会有太大变化,考试内容将有变化。高中阶段是老师和家长“神经最紧张”的阶段,神经之所以“紧张”主要不就是“高考”给闹的吗?现在将高中的课程改了,而且改得还很“素质”,那么如果高考仍然“按部就班”不动,“应试”的形式一点没变,而只做一些“应试内容”的小调整,可以想见,这样的高中课改要么根本改不动,要么即使形式上改了但实质上一点“素质”不起来,最终的结局必然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没有多大意义。

  因此,高中课改要真正有效,就必须在高考改革的配套上有“实质”改变。另外,要实质性地在高考改革上跟进,必须事先在总体部署、时间安排、阶段性策略等方面做好计划,万不可疏忽大意、摸索试错,输在操作细节上。

  至于外来打工子弟教育的横向协同问题就更加复杂。

  按照近年来对于打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思路,即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合法”的打工子弟学校实行包办式管理,对于“不合法”的打工子弟学校采取关闭而后将打工子弟并入公办学校的包办解决办法,而面对现行地区分割的高考制度他们又不能“好人做到底”,不能采取同样包办的方式保障这些打工子弟在北京参加高考,那么,这样的高中课改就会面临一个很大麻烦:对于纳入课改的打工子弟们,他们将来的高考怎么办?总不能在北京受完“高素质”的高中教育后再回原籍参加没有与课改接轨的“高考”吧?

  可见,任何制度安排都不是孤立的,任何局部的改革都需要注意外部配套,而且要特别注意改革思路本身的“改革”,不能用“老套路”实施“新改革”,更不能让此领域的“改革”被彼领域的不改革给钳制住,否则将会陷于自己套自己的圈套中走不出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