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佰易”家庭的两次恐慌:人祸更让人难接受(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07:59 中国新闻网

  

一个“佰易”家庭的两次恐慌:人祸更让人难接受(3)

  1月25日,广东佰易药业的静注人免疫球药品。蛋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1日发布公告指出,广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在生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产品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暂时停止销售和使用广东佰易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格格重生

  元旦假期,孩子父母亲的同事朋友到医院看望孩子,纷纷捐款安慰。这时孩子在支原体发炎药物作用下的肿块,却出现了细小的红肿化脓迹象。

  元旦假期前,中山二院黄花容医生曾对家长说,“你们就死马当活马医吧,反正假期做不了活检,就用三天的抗支原体感染的药看看效果。”事后来看,这句轻描淡写的话,成为格格“起死回生”的关键。因为在12月31日,格格的支原体检测显示受到感染,黄花容便就此开出药方。

  活检手术前一天晚上,父亲决定给格格拍些照片留念,此举遭到了母亲的反对。最终照片还是拍了,但其中没有母亲。母亲邹艳哭着按下了快门,她的双眼已经太过红肿,她拒绝跟孩子合影。

  1月4日凌晨1点多签了手术通知书后,在中山二院的儿科病房里,整整一个晚上,张玉升抱着孩子坐在昏暗的走廊里。

  他感觉时间既太漫长又太过短暂,“最后一次孩子安详地睡在怀抱里,竟感觉到她的生命像一个小船,越来越远,无法控制。”早晨,医生给格格换上了比她大几号的手术服后,把她推进了手术室。10分钟之后,医生兴冲冲地从手术室里出来说,“不是癌症。手术不用做了。”和初闻噩耗时一样,夫妻两人在手术室门口抱头痛哭。

  没想到回到9楼儿科病房里时,心又悬了起来,医生说不要高兴得太早,需要看最后的磁共振腹腔检验结果。

  下午,拿到核磁共振报告的张玉升才彻底放心,没有癌细胞,更没有扩散。

  怕老头儿出事儿,喜讯一开始没敢告诉格格的外公,直到外婆看他又一次坐在沙发上痛哭才不得不说了出来。听闻格格没事儿了之后,电话那端31岁的同事宋慕新反而失声痛哭。

  再次打开的恐慌之门

  伴随着肿块逐渐离开格格的脖子,格格的父母感恩着宴请了好心人,退还了捐款,一家人筹划着去海南旅游庆祝劫后余生的当口,又一次打击不期而至。

  1月24日,张玉升看到报纸上的“佰易”“丙肝”大字,马上抓起手机给妻子邹艳打电话,让爱人查病历核实是否女儿曾经注射过广东产的佰易丙球蛋白。

  外婆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喂格格吃饭,勺子一下子掉落在地上———格格正是注射了那些怀疑含有丙肝病毒的药品。

  来自北京的消息说京城已有不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这加剧了格格一家的恐慌。邹艳上网查了相关的报道时,顺便搜集了一下丙肝资料,发现这是一种1989年才真正被人类发现的病毒,对比名气更大的乙肝,丙肝更可怕,“相当比例的患者会发展成肝癌。”刚刚学会挥舞着小手,踉跄着追逐楼下流浪小黑猫的女儿,难道要在歧视和病痛中走完一生?年轻的父母不敢多想。

  他们致电中山三院想得到更多的信息,但一个医生对他说,“你女儿出现在我们的名单上,目前没有任何通知。”情急之下,父亲给远在德国的医学博士李玮璟发了封电子邮件。作为格格的接诊医生,李玮璟第一个看到格格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也一直在关注这个孩子的成长。

  他在回信中让他们密切关注报道“,”如果是采血站的问题,要查清是血源的问题,还是采血站本身保存问题;如果是血源有问题,那就是说更大的问题还没发现,如果单是保存和运送等环节出问题,可能不会有大事。“问题恰好出在广东韶关连山采浆站,在报社当编辑的张玉升,曾亲手编辑过这家采浆站的报道,他还记得其中的内容———伪造批号、卖血人长达10年驻守、检测人员操作不规范,等等。

  次日,张玉升起床之后没来得及刷牙,单独告诉了邹艳。他注意到,当时妻子紧紧抱住女儿,没有任何表情。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