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文章:心血管疾病危机来临?(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13:36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心血管病并非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如果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有80%的心血管病可以得到有效的预防

  ★ 本刊记者/蔡如鹏

  与许多传染性疾病显而易见的传播速度相比,非传染慢性病——心血管病的蔓延趋势一点也不显得迟缓。

  2006年末,中国首部心血管病权威报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揭示,中国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正在呈明显增长态势。

  心血管病正在“变年轻”

  “随着中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心血管病的大流行。”说这话的人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胡大一——中国知名的心血管病学专家。

  胡大一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大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患心衰、中风和冠心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

  2006年,世界心脏病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会议将主题定为“老年与心血管病”,呼吁全球医学界重视对老年心血管病的治疗,加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增加临床治疗方面的交流。

  这次大会同时也传达出这样一个观点——全世界正面临心血管病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由于多年来预防性干预,很多人的寿命得到延长,但随着社会迅速老龄化,最终死于心血管病的人还是很多;另一方面,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心肌梗死的患病率、死亡率明显增加,而且年轻化趋势极为显著。

  “心血管病绝对不是一个老年病。”胡大一教授说,“很多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正面临着心血管病的威胁。”

  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与美国科研人员2005年合作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心血管病和癌症已成为中国成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这项调查在十几年内对近17万名40岁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人进行了跟踪研究。

  一系列研究都显示,中国多种心血管病都在呈增长态势。其中,仅高血压一项,上世纪50年代发病率为5.1%,1979年为7.7%,1991年猛增至13.6%。目前,18岁以上人群中这个数字达到18.8%,60岁以上老人2个中就有1个患高血压。

  胡盛寿是《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的主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他说:“心血管病危害国民健康、影响经济社会进步的事实十分明确,并且愈演愈烈,但是仍然没有得到从国家到公众足够的重视。”

  医疗系统不堪重负

  当前,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是世界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大约有1700万人死于这种慢性病,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0%左右。也就是说,每3个死者中,就有1个是因为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精神病以及癌症同属非传染慢性病。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消息说,迅速加重的非传染病负担已是全球公众健康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

  1999年,这些疾病造成的死亡大约占到全球死亡总人数的60%,占全球疾病负担的43%。其中大约有一半因心血管病造成。根据目前的估计,到2020年时,这类死亡预计占死亡总人数的73%,占疾病负担的60%。

  更糟糕的是,这些曾被认为只属于发达国家的慢性病,正在向中低收入国家转移,给这些经济刚刚有所起色的国家增添了沉重的医疗负担。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5800万死者中,因慢性病死亡的约为3500万,其中的8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心血管病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中国加上印度,心血管病造成的负担超过了全部工业化国家同种负担的总和。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披露,2003年中国心血管病的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301.17亿元,占当年医疗总费用的22.65%。1993年至2003年,中国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33%——对比之下,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8.95%。

  胡盛寿介绍说,中国目前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大约为30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45%左右,是中国居民健康不折不扣的“头号杀手”。

  [1]

[上一页] [1] [2] [3]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