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跳槽率不到7%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05:06 浙江日报

  本报讯 (记者 苏晓春 玉环县报道组 骆战红 陈维益) 对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员工频繁跳槽是让企业主“头疼”的事。但在玉环的浙江新颖铜业公司,10多年来,员工跳槽率不到7%。

  员工队伍的稳定,靠的是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

  在“新颖铜业”,从1997年开始,不论严冬还是酷暑,企业领导总是来得最早,穿着整齐的工作装,站在大门口迎接员工。公司360多名外来员工,每天都是从这一声声贴心的问候中开始工作的。

  员工的住宿条件让企业主牵挂。2005年酷夏,董事长章礼良、颜巧平夫妇挨家挨户寻访散住在出租房里的外来员工。看到外来员工喝着不干净的水、住得拥挤简陋,老总被深深震动了。于是,公司在第二年就投资500多万元新建6层楼的公寓大楼,让外来员工安居乐业。新年伊始,外地员工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从今年开始,大家就可以陆续入住刚刚竣工的公寓大楼了,而且食堂的一日三餐由企业免费供应。

  公司员工来自天南海北,公司领导是土生土长的玉环人,平时一口浓重的“太平腔”,外来员工很难听懂。“讲普通话是拉近员工距离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于是,企业在管理层和本土员工中开展“请说普通话”活动。

  “我一讲普通话就脸红。”董事长章礼良是第一个被“改造”的“典型”。为学好普通话,他像上课一样看央视新闻,学播音员说话,还请上中学的儿子给他辅导。渐渐地,他讲普通话也流利起来了。在老总的带头示范下,管理层都说普通话,和员工之间的沟通活跃了。

  为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公司开设了“天天读书室”。外来员工刘玉萍刚到企业时,还是个懵懂的小姑娘,身处异乡又没有朋友,一下班就没有了去处。来到“天天读书室”后,她在梁晓声的《年轮》书签上读到这样一段话:“当我们感叹自己不幸福时,看看那代人是怎样生活的吧!”那是“流动书库”一位书友写下的读后感。她突然发觉与人分享读书感悟,是件非常愉快的事。在“新颖”工作的4年来,刘玉萍接触了大量书籍,交到了大批知心书友。“我的精神世界非常充实!”现在刘玉萍已从普通的工人晋升为车间主任。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