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关注:看心理咨询不是煲“清补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15:20 金羊网-羊城晚报

  作者:辛荷

  治“心病”,现在面临的是人们认知和就诊收费这两道门槛。

  中国人传统的“心病非大病”的习惯,使看“心病”的责任,一直落在没有专业知识的旁人身上———单位领导、同事、朋友、家人等等都同时担任着业余“心理医生”的角色。

  虽然,三言两语帮人排除一点不快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鉴别“病”与“非病”,如何做到不耽误就医的时机。一般人并非都懂得对症下药,有的甚至下错药。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的“医生”本身心理亦不见得健康,随时可能将不良的情绪传达给患者,或者将自己传染成患者。

  尽早找心理医生,将不良情绪化解于早期,本来是最科学的解决方式,但是,因为现时的心理咨询从普及性到收费并不平民化,所以,许多人并未在起病时得到治疗。尤其是贫困阶层的人们,际遇不佳,生活的烦恼,往往掩盖了精神疾患的症状,而经济能力又让他们无法涉足心理咨询机构,最终导致发生恶性案件。贫困者的心理疾患,更需要国家的关怀和政策的支持。

  据昨天本报报道,目前中国有超过1600万的精神疾病患者和约3000万带有情绪障碍及行为问题的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他们中究竟有多少人还停留在被“做思想工作”和被指责“有性格缺陷”的阶段,而未去求医?

  所以,政协委员呼吁将心理治疗纳入医保,让“心病”有钱可医,才显得必要。

  对心理疾患程度的判断标准,相信亦是其被考虑是否进医保的困惑所在。如有人煲“清补凉”养生,不可以将煲汤的药材入医保报销,那么如果你有心理问题,找了心理医生,会不会被视为“养生”而非“看病”?心理疾病与其他肌体疾病不同的是,它形成于精神层面,初期不会以发烧、疼痛等应激症状提醒人们注意,不易如囊肿一切便了。人们通常高估了自己对心理疾患的控制和自治能力。如按处理一般疾病的思路,要住了院医保才发生补贴作用,就为时已晚。所以,才有医生说,“来医院看病的抑郁症患者通常都是很严重的了。”

  现在常教育人们,小病也不要乱吃药,要听专业医生的意见。“心病”不也一样吗?只要人们在发病初期看得起病,才能避免更大的于己于人的灾难。

  (晓健/编制)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