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以“特”谋划海南改革开放的新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04:1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海口二月六日电题:以“特”谋划海南改革开放的新突破

  ——访海南政协常委、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

  中新社记者 王辛莉

  在海南经济特区成立十九周年之际,全省上下刮起一股“特”旋风,呼唤特区之“特”,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及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

  这股旋风也刮进了正在此间举行的海南“两会”,成为“两会”热点话题。本社记者就此专访了海南政协常委、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

  “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海南,应突出‘特’,以‘特’谋划和实现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突破,并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中继续发挥特区应有的探索和示范作用。”迟院长开宗明义。

  早在一九八七年底,迟福林就从北京中央机关调动到海南,直接参与了海南建省前期工作,并于一九八八年四月开始任海南省委政策研究室、海南省体制改革办公室的主要负责人。这位最早一批的“闯海”学者此后一直关注和倾力海南的改革开放事业,在不同时期分别提议、参与和主持海南多项改革事宜。

  “二00七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中国的改革进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新阶段”。迟福林认为,在中国改革发展新阶段,中央鼓励特区进一步突出“特”,进行符合特区实际的综合改革。去年,中央批准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改革,今年天津新区的改革将付诸实施,而海南经济特区的改革也受到中央重视。

  迟福林认为,海南在建省办特区之初的“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经验,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后,在股份制改革、社保等领域也率先全国进行诸多创新性体制改革。但近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海南在一些重大领域的改革没有突破,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海南的改革开放处在相对滞后的状态。

  在迟福林看来,改革开放滞后,是导致海南体制特色不明显,经济发展存在结构性问题,经济总量增幅不尽人意的根本原因。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海南的市场化进程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有些方面处在全国偏后位置。

  “当前,在中国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海南扩大开放仍然有很大的空间。” 迟福林颇有信心道,“关键是扩大开放要有新举措!”

  迟福林称,海南要大胆实践有特色的体制机制,需要加快推进以开放为主题的综合改革,在六大方面可有所作为和突破:

  一是大胆探索行政体制改革;二是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三是创新各类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同时,海南应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四是推动社会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海南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各类中介组织;五是创新环境保护体制,把海南建成中国第一个环保特区;六是充分利用海南特区立法权,加快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的立法进程。

  迟福林认为,改革开放是形成海南有特色的经济结构的基本动力。而具竞争力的经济结构至少涵盖五方面:经济的开放度,民营经济的发展程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比重,独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及生态环境的基本优势。

  迟福林称,海南要抓住新的机遇,实现扩大开放的重要突破。他建议尽快把洋浦建成新型的保税工业港区,提高海南旅游的国际化水平,主动争取琼台农业合作方面有新的作为。发挥地缘优势,在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中扮演独特角色,加快推进南海油气资源合作开发。

  “‘特’色海南明天一定会更好!”迟福林自信地说。(完)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