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上访与下访(闵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7日10:31 东方网

  老百姓有困难得不到解决,没有办法就上访。但是,不论大小事情,动不动就“上北京、找中央”显然不是上策。大多数上访者的问题,当地政府是能够解决的。而且上访的成本很高,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还要引起好多麻烦。

  所以,明智的做法是不要上访,而应及时地找当地政府、领导或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得到妥善的解决。这样,也可降低成本和“风险”。

  但是,有些地方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而是把他们拒之门外,或者不关心群众疾苦,偷懒官僚主义,又怕群众越级上告,于是“发明”了一种办法叫做截访。以至硬性规定∶一级一级叫政府部门派人将上访者带回去。甚至还规定如果没有拦住上访者,将通报批评,还要与工资、奖金挂勾等等。这样一来,基层不得不派专人负责到车站码头机场去“截访”,疲于奔命。反而使问题复杂化,矛盾尖锐化。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是下策的下策。

  出路在于变上访为下访。这就是各级政府的各个部门,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定期或不定期地调查访问,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千方百计为他们着想,就地解决问题,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各级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亦应建立起下访制度。只要形成制度化,建立起良好的规章制度,一切按程序办,养成良好的习惯,自然,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矛盾或纠纷。到那时,还会有啥问题、矛盾或纠纷非要上访不可呢?!

  中央电视台<焦点防谈>曾经报道过一家上访”钉子”户,几年来坚持不断上访,为了筹措上访经费,姐妹兄弟外出打工,不惜倾家荡产,甚至立下”规矩”:上访尚未成功,姐姐决不出嫁,弟弟决不娶亲,可见决心之大!后来,这件事惊动了新上任的县委副书记,他深入到这户人家,尽管遭受种种冷遇和误解,他坚持不懈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化解矛盾.那位30多岁还没有出嫁的姐姐最终破涕为笑,他们全家和县委副书记亲如一家,谈笑风生。

  这就是下访的结果!

  上访与下访,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前者被动,后者主动;前者消极,后者积极;前者痛苦,后者欢乐;前者损耗,后者生财;前者摩擦,后者和谐.总而言之,上访是下策,下访是上策!截访则是下下策!

  大诗人郭沫若1953年4月在成都杜甫草堂题诗: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我们应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和群众同甘共苦,心心相印.访贫问苦,是我们的天职!


作者:闵行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