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书院:灌口文脉传承26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8日15:13 海峡网-厦门晚报

  凤山书院旧址位于凤山庙内

  为纪念凤山书院而新建的广场

  文昌祠旧影

  今天上午,集美区灌口镇凤山书院260年纪念活动在新建成的广场隆重举行。凤山书院,这座见证了灌口260年教育发展的古代学府,由于特定的机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记者走访了市闽南学术文化研究会灌口研究组组长白玉盛,听他讲述凤山书院的鲜为人知的尘封往事。

  民间传说此地为五凤朝阳穴

  白玉盛告诉记者,在唐朝就有村落形成的灌口,自古被称为“八闽重镇”。而最能体现其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迹中,莫过于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的凤山书院。因其旧址位于凤山祖庙里面,故而得名。为什么在祖庙里面建书院呢?这里面有一段传奇。

  灌口古为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安仁里,境内有一凤山,平地四起,“凤坐回头棋山一脉地灵特萃”,民间传说这个地方是“五凤朝阳”穴。

  明末,有一四川人来灌口深青驿站任驿丞,带来家乡“李府清源真君”香火随军供奉。后驿丞死于战乱,弃之于道的香炉被一牧童拾到凤山,乡人构橼祀之,后建成庙,称凤山庙。当时,庙旁的五里亭是漳泉官员往来必经之地。奇怪的是,文官到此若不下轿,轿盖会无风而自动掀掉;武官到此若不下马,马会暴跳咆哮,把人甩下。过往官员,纷纷向同安知县张荃提意见。

  刚好乾隆游江南到某地,帽子被吹掉入塘中,这是一个不祥征兆,他回朝后急请人观天象。瞻天官观后大叫:“不好南方的天狼星,直逼东北方的紫微星,福建要出皇帝了。”乾隆急忙派出最高级的地理师到闽巡视,命将有可能出皇帝的风水穴都要破坏掉。

  同安知县张荃接到公文,心想:凤山庙香火兴旺,毁掉它,民意怎么办?张荃不愧为科班出身的七品官,生出一计,声称此地是状元地,把庙改为“凤山书院”,并在庙前建文昌祠,让文昌公庇佑当地人多中金榜,这样既破坏了风水,又巴结了灌口的文人。

  哪知凤山书院建成后,也未对凤山庙风水有多大的破坏,张荃怕皇帝怪罪,又请人在凤穴的颈部镇下一石鼓,这才完全镇住了凤山庙的风水。

  小刀会在灌口的主要活动场所

  白玉盛说,不管凤山书院是因为什么缘故建成的,但这所书院的确奠定了灌口最早的教育基础,时至近日,灌口已有260年的教育史。

  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方兴未艾,清政府抽调各地兵力,增援湖南、江西等地,“闽兵外援内虚”。灌口小商人黄位揭竿而起,在李林村刘心庵开会决定起义,小刀会组织迅速发展到6000人。先后占领了海澄县、漳州府、长泰县、厦门、同安、安溪、漳浦、云霄、平和、诏安等地。前后9天时间,起义军连克闽南11县府,兵员发展到3万多人。小刀会在灌口活动期间,凤山书院就成为主要的决策点。

  闽南小刀会起义活动场所为什么要选在凤山书院呢?

  白玉盛解释道:因为凤山书院的存在,灌口自从清中叶开始就人才辈出。越有知识的人,思想就越进步,因此书院成为反清复明的基地。闽南小刀会是近代厦门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封建斗争,它催生了上海小刀会的起义,有力地支援了太平天国运动,并与其汇合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革命高潮。从这个意义上讲,凤山书院是地方史上值得一提的革命遗迹。

  迄今,这里的老百姓还传说:灌口差一点真的出了皇帝——咸丰年间,灌口李林小刀会黄位造反,曾出告示称“汉大明天德皇帝”。只因“五凤朝阳”穴已被破坏,才没有成就大气候。否则,凤山书院将成为改朝换代的发源地。

  另外一则传说也很有趣:小刀会起义失败后,黄位并没有逃到南洋,而是被清军抓住并杀头了。他的尸体运回灌口时,其后人就用金子给他做了一个人头,并将其埋葬于田头仙景村。清末民初,不少盗墓者经常光顾那里,但没有找到墓葬。

  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运动据点

  白玉盛告诉记者,凤山书院还是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运动史迹。

  1909年,李林村华侨庄依瓦回到家乡,他以凤山书院为据点,成立了灌口同盟会,首批发展的会员有陈瓞臣、庄尊贤、庄佑南、肖甸邦等。

  当时,同盟会虽有陈嘉庚、庄银安等海外华侨的资助,活动经费仍是有限。因此,由庄尊贤出面于1910年在凤山书院挂牌成立“灌口天然养生畜牧公司”和公益社农务分会,以经商为掩护,补经费之不足。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他们招兵买马200多人,以在仙灵旗山下垦殖为名,购置枪枝弹药,秘密进行军训,还与同安城关的吴瑞甫、陈仲赫等人,发起组织“同安青年自治会”,会员达数百人。

  1911年,武昌起义的消息传来,庄尊贤、陈瓞臣甚为振奋,他们率领灌口革命军起义,一举攻占了灌口巡司衙和大老衙。初战告捷之后,义军又配合漳泉二府反清志士进攻所属各县,锋芒所指,所向披靡。同年11月9日,庄尊贤、陈瓞臣、陈延香等人,按照既定的攻心为上策略,派人做同安守将孔协台次子孔庆章的思想工作,劝其父投诚。由于大势已去,孔协台犹豫再三,最后同意义军进城,知县陈文纬缴印投降。此役兵不血刃,同安县城得到光复。

  袁世凯复辟帝制后,灌口国民革命军积极响应孙中山的讨袁护国运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14年8月,驻同安北洋军获知民军指挥部设在凤山书院,发动突然袭击。守军寡不敌众,且战且走。当晚,民军决定夺回凤山书院。由于情报失实,将对方一个连的兵力误为一个排,结果吃了大亏。是役,以李扁星为首的23名革命志士,全部壮烈牺牲。

  1916年6月2日夜晚,庄尊贤、潘节文率领民军180余人袭击同安县城。庄尊贤身先士卒,不幸中弹身亡,时年41岁。潘节文也中弹殉国,年仅26岁。两人的遗体由同安民众葬于北门城外。

  “没有厚实文化积累的教育是苍白的。”白玉盛认为,现在灌口镇政府隆重纪念凤山书院成立260周年,实际上是在继承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图汪权秋苇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