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潘耀明,海内外华人文化交流的“桥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04:06 中国新闻网

  

专访:潘耀明,海内外华人文化交流的“桥梁”

  资料图:明报月刊总编辑理潘耀明。中新社发 武仲林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香港二月八日电题:专访:潘耀明,海内外华人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新社记者关向东

  因了一个机缘,记者在明报工业大厦内,走进《明报月刊》总编辑、总经理潘耀明先生的书房。

  身为作家、出版家,潘先生自然是坐拥书城的。他的书房,不算太大,镇宅之宝却不少。

  除了天上地下的图书,墙头围挂的字画横幅,更是教人养性:

  既有沈从文为潘先生写的条幅;也有金庸大师写给潘的,曰:“看破,放下,自在,人我心,得失心,毁誉心,宠辱心,皆似过眼烟云,轻轻放下可也。”高行健的飞笔是:“高山流水”。

  潘的书桌背后,是一幅焦墨山水并条幅。曰:“耀目穹寰观七政,明心冰雪照三千”。潘说:我喜欢这山水的“大意境”。

  潘先生,沉静而温文,眼神坦荡,一口闽南普通话,即使谈论很“重”的事,用词也很“低调”。

  “低调”的潘耀明,其实在海内外华文文化界,有着“不低”的“江湖”地位:

  七0年代,潘开创性地研究中国当代作家,出版了《当代中国作家风貌》一书,在港台影响颇大。钱歌川为其撰写序言《作家风貌耀然纸上》称,潘“使我们……就像和每位作家晤谈一室之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该书被韩国圣心大学译成韩文出版,成为韩国大学研究中国的参考工具书。

  作为作家,潘以“彦火”为笔名,从七0年代起撰写了大量散文和评论,至今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出版作品集十八种,多次获奖。着名文学评论家白舒荣撰文称:“潘耀明的创作中,丰富的写作题材,紧扣着他的生命律动和人生足迹;散文、随笔、纪游、海内外作家作品研究,涉猎广泛文类驳杂的体裁,体现了他作为编辑家和出版家的职业特点。”

  作为出版家,曾任香港三联书店董事副总经理的潘耀明,目前担任明报月刊、明报出版社、明窗出版社和明文出版社的总编辑兼总经理,沉静而执着地出版海内外华人世界喝彩的美文、好书。

  潘耀明还兼任不少社会职务:如香港作家联会执行会长、世界华文作家联会执行会长、世界旅游文学联会会长等。

  内地出版的《暸望》杂志在一篇题为《以文会友的香港作家潘耀明》的报道中称:“潘耀明是海内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访问中,最打动记者的,是潘先生既有“对人生的执着”,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他说:人生,喜好要随心意,对喜好的事情就要执着,执着才会遇到一些机缘。而带来这些机缘的人,就是你命中的“星星”了。

  他历数命中的“星星”:有七0年代引他入三联书店从事出版行的蓝真先生;有八0年代赴美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遇到的保罗.安格尔、聂华苓夫妇,助他在“纽约大学”攻读“杂志与出版”硕士学位;当然还有九0年代一纸手写聘书,邀请他主持《明月》的查良镛先生。

  潘先生送记者几本作品集,既有当年初出道即震惊港台的《当代大陆作家风貌》、也有以“彦火”为笔名的散文集《异乡人的星空》。潘先生,提着毛笔留言,模样很是古风。

  从潘耀明先生的人生故事里领悟到:执着和感恩,当是做人的本分。“执着”,才有资格追求“人生境界”;“感恩”,才能享受到真正的“人生盛宴”(完)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