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拒绝洋垃圾,必须旗帜鲜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1日05:02 新京报

  蒋高明

  生态家园

  中国的未来,决不能成为发达世界的“垃圾场”或“垃圾沟”,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拒绝洋垃圾。

  针对近期有媒体称,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货轮“爱玛·马士基号”向中国卸载洋垃圾一事,海关总署表示,此报道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调查表明,马士基号没有在广东联窖镇卸载洋垃圾。(2月8日《新京报》)这一次,调查固然表明马士基号没有在中国卸载洋垃圾,但是,却并不能够说明此前英国没有这样做过。1月22日,《东南快报》报道,据英国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05年,英国运往中国的垃圾数量狂涨了158倍,达到了惊人的190万吨。这些垃圾中,这废纸数量为大约150万吨,其余则是塑料制品和包括铜、镍、锌、铅和钨在内的金属。

  自然界中,由于动物、植物、微生物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基本不产生废物。分解动植物产生的“垃圾”及其尸体的,是微生物和食腐动物。但是,对人类制造的塑料、农药颗粒以及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微生物们却“啃”不动。

  人们称那些自然界不能分解的有机化合物,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2004年正式生效的国际《斯德哥尔摩公约》,把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滴滴涕、七氯、氯丹、灭蚁灵、毒杀芬、六氯代苯、二英、呋喃以及多氯联二苯12种化合物列为首批对人类危害极大的POPs,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它们在自然界中滞留时间很长,毒性极强,并可通过呼吸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中毒、癌变或畸形,甚至死亡。

  在洋垃圾处理现场,工人们挑拣出废塑料,把它们融化后再次利用。燃烧发出的阵阵浓烟刺激着人们的鼻腔,燃烧后的化学废物直排放到附近的河水里,把河水都染成了黑色,直接影响了下游广州的环境质量。但是,这还不是问题的终结,更严重的还在后头。

  焚烧塑料类垃圾过程极易产生上述12种POPs的至少5种,即列在清单上的后5类。可见,中英不法之徒在将洋垃圾倾倒中国的时候,同时将5种剧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留在了中国。这些污染物的危害时间之久,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李国刚总工程师的话来讲,即使现在停止引进,“最早也要在未来第7代人体内才不会检出这些物质”。

  将垃圾倾倒别国的做法是典型的“以邻为壑”。美国人均消费包装塑料量达23.4公斤,日本20.1公斤,欧洲15公斤,而我国最少,约为13公斤。发达国家早就意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采取“回收和替代”双管齐下的方式,基本上消除了其危害。但是,依然有一些国家如英国等,采取将别国当作“垃圾场”的做法,出口了之。既输出了污染,还赚取了“黑心”钱。

  这里,我不禁想起了16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当时,英国人为了获得白银,转嫁国内经济危机,竟将害人的鸦片输入中国,造成了中国国力的衰弱。今天,他们中的一些人故伎重演,堂而皇之地向中国输出其高消费后的垃圾,污染别国环境。这一次,马士基号没有在广东联窖镇卸载洋垃圾,当然使我们欣慰,但是,在马士基号之外,谁敢保证没有别的途径,继续往中国卸载洋垃圾?

  洋垃圾入侵中国,已为多年来的一个严肃话题。不仅英国,美国、日本等每年也将洋垃圾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而我国沿海的一些小港口,已成了“洋垃圾场”。中国的未来,决不能成为发达世界的“垃圾场”或“垃圾沟”,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拒绝洋垃圾。对那些以牺牲中国13亿人生态环境,牟取暴利的中外不法之徒,必须予以坚决的打击。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