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冬季的饮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09:10 上海青年报
■文/张佳玮 《红楼梦》里,薛姐姐让宝二爷别喝冷酒,说话时宝二爷正暖炉烘着,暖阁坐着,薛姑娘也只能说喝了冷酒,写字打颤的道理。却不知道到了冬天雨雪湿冷的时候,淮扬细点、岭南精馔,都是身上挂满动物毛皮装饰品的大爷们品用的。古人的戏文里,风雪里救起垂死者,一碗姜汤就能救一条命。一灯如豆的小酒家,闯进来一条好汉,边拂衣上的雪边扯嗓子要暖一壶酒来大块肉。这是冬季的饮食。饥寒是杀人的利器,人民群众要的是重食厚味,大刀阔斧。 北半球北方的居民习惯了寒冷的冬天,深切知道如何应付冬季。几百年前俄罗斯人开始用泉水兑酒精,就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伏特加。贫民间的友谊,以招待一次茶炊,喝滚烫的茶为开端,以一次大喝伏特加,在莫斯科街头醉得东倒西歪而达到高潮。波兰人在风雪天出门,总不忘了带着他们的甜酒,以至于年深月久,人人都是红红的酒糟鼻子。南欧的人们用他们的各种水果酿制清甜可口的酒类时,终日被寒雾所迷的英国人则要烟熏火燎地炮制烈性威士忌。这就像中国的江南,乡间还在喝着热黄酒加姜丝时,北京的街头小铺里早摆开了二锅头和涮羊肉。而宁夏的牧民,会为你泡制浓浓的奶茶。这是应对冬天的方式。烈酒,烫茶,浓汤。在寒冷空气里搓手呵气的人们依靠这一切立竿见影的制造天堂的氛围。 自然,仅仅喝暖是不够的。东北人拾起“乱炖”,四川人亮出火锅。按例是大堆的肉菜厚味,夹杂着调味的神奇植物、大瓢的浓汤热水,格格巫配置魔液似的搅在一个大锅里,轰轰烈烈煮成一气。细斟慢品的大家或许对此颇有不平,可是冬季的寒冷萧瑟,需要大气磅礴的粗鲁来压制。一锅咕嘟冒泡的雄厚大餐,管你是肉是菜还是生姜,筷子和大勺忙不迭地挟起来,来不及吹,挂汤带汁地一口咬下去,舌头鱼似的跳跃着躲避被烫,一口咽下,从嗓子一直烫到肚子里。这是冬天,人人都裹着厚重的衣服活像还不会捕鱼的肥熊,你有权利不翘兰花指、不摆小姐架子、不显示“兄弟吃东西怕是有些忌讳和挑拣”的矜持,只顾甩开腮帮,轰隆轰隆的吃便是。 归根结底,春节才是最后的王牌节日。母亲还在靠工资过日子时,每到过年,单位里分发一些大肉大鱼来,除了讨口彩,也大合冬季的雄厚声势。父亲说他少年时候,过年时没别的菜,奶奶都是一例炖了大肥肉出来,为没有油水的孩子们解馋。过了年,大家串门,平日困窘的家庭里,也能为来客放上糖果、肉干、巧克力这些高脂肪食物,临到吃饭,照例肥甘当道,把人们撑个肚儿圆。农历新年起自作为农民的祖先,祖先的智慧懂得如何幸福地度过冬季,胜于一切在科学思想调教下对发胖与否的细节了如指掌的健康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