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感情”离不开“节日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00:11 红网

  西方的“情人节”与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接踵而至之际,各大商家喜笑颜开,准备赚个钵满盆满。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却从中看到了忧虑,认为“节日感情”正在被“节日经济”偷换: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许多节日都被商业化、被物化了,成为一些商家眼中的“卖点”,已经背离了节日的本质,成为商家赢利的最佳时机;市场经济的霸权越来越大,它一定要在人类文化中挑选营造卖点,形成“节日经济”,用礼品的价码来掂量人间情感的分量,人们美好的感情被染上了铜臭气。(1月14日《人民日报》)

  毋庸置疑,经济霸权对文化的侵蚀随处可见,比如冯骥才先生正在做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其中很多要么不是被经济霸权糟蹋而变形沦落,要么就是被经济霸权冷落而失传消逝。但是,节日文化这样一种我称之为“气氛文化”的动态文化却与此稍有不同,“加强节日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摈弃节日经济铜臭”——“节日文化”与“节日经济”非但不是对立的,相反却在很大程度上密不可分。

  传统节日的倍受冷落与洋节日的倍受欢迎,是这些年同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文化现象。那么,洋节日何以盛行?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我想就是商家的贡献。强势洋节巨大的“战斗力”和“颠覆力”,依赖的是其身后发源地经济的发达,以及由经济的发达衍生而来的文化的繁荣。试想一下,如果街头商铺没有圣诞树、圣诞老人帽卖,如果商家都不去兜售平安夜、圣诞夜的概念和活动,国人哪会去记得圣诞?即便记得,又能有什么气氛?

  情人节也是一样,它不仅弥补了情侣间表达感情的节日空白,更在于商家不遗余力地“营造卖点”,成全了节日的气氛和促进了节日的推广。这个意义上,“节日经济”不但没有偷换“节日感情”,相反却增进了“节日感情”——因为正是“节日经济”营造了节日气氛,让节日更像一个节日,增强了人们的过节欲望,形象化了人们的过节感受。

  我甚至认为,要想让某个节日成为强势节日,首先就必须繁荣相关的“节日经济”,这是“加强节日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复兴中国传统节日,就应该复兴围绕传统节日的“节日经济”;商家对传统节日感兴趣是公众对传统节日感兴趣的必要推动。某种意义上,在复兴与繁荣传统节日方面,商家恐怕要比学者更有作为。

  “节日经济”是途径和手段,“节日感情”是主题和目的,“节日感情”与“节日经济”实际并不矛盾,就好像我们以前在家里吃年夜饭,现在流行到饭店吃年夜饭,“节日经济”的参与并不影响“节日感情”一样。相反,“节日感情”存在的前提,是节日本身的繁荣;而节日的繁荣又离不开“节日经济”的助力。

  众所周知,经济和文化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相反,大凡盛世,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总是并蒂而生。发展“节日经济”不意味就要败坏“节日文化”;同理,保护文化也不意味着就一定要付出经济的代价。传统节日的保护,完全可以和“节日经济”的发展并驾齐驱,互为促进。

稿源:红网 作者:舒圣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