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姑爷节”看年味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0日08:42 每日新报

  

从“姑爷节”看年味儿
这些年不少人感叹年味儿淡了。特别在城市里,年的过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年画没有人买了,春联很少有人贴了,年夜饭搬进饭店,拜年都由登门改成发短信了。悲观的人认为,照这样下去,年越过越没劲。

  昨天大年初二,有名的“姑爷节”。水果篮、点心盒又摆到商家的柜台上。马路上又多了小两口或小三口的身影。为了能陪老丈人喝两口,一些姑爷放弃私家车改坐地铁,成为春节的新景观。

  “姑爷节”是否是天津特有,其他地区的春节习俗中有没有类似的日子,笔者没有研究过。但“姑爷节”中透露出的东西,却让笔者感动。哪怕前几天才见过面,也不能忘了在大年初二这个特定的日子,陪着妻子带着孩子去看望岳父母。因为这里不仅有孝顺,更有团圆的意味。至于怎么去送什么,都是形式,亲情才是核心,才是年特有的味道。

  从“姑爷节”想到春节前那一票难求的春运场面。数以亿计的人寒冬中在火车上颠簸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支撑他们的就是一个念头——回家过年,回家团圆。这中国特有的一年一度大迁徙不是年味儿,还有什么是年味儿呢?

  除夕夜的饭店,客人中老人和儿童很多。因为这一天最常见的是几代同桌,几(小)家同桌。收发短信对手机用户是常事,但是祝福的字眼儿从不会像这几个小时这么多。如果不是过年,怎么会有这种改变?

  感叹年味儿淡的人太注重形式了。所谓年味儿,不是单纯的过年方式。于内,代表至亲骨肉团圆,于外,代表对所有亲朋祝福问候。只要大家都记得这个特定的日子,像“姑爷节”等,年味儿就不会淡。

  执笔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