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从社会变革角度剖析春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0日10:43 扬子晚报

  

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从社会变革角度剖析春晚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春晚,再一次引发了专家、业内及观众的众多口水。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任意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剖析春晚,让我们对春晚有了理性的认识。

  这些年来,每年年关前后,媒体、网络上都充斥了对春晚的各种批评。除了对春晚本身进行艺术层面、形式、内容的文化批评外,还可就批评本身进行一种社会分析与研究。把春晚放到中国社会大环境这个语境中来,中国的经济、社会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迁与冲突,春晚的题材、内容,人们对春晚的反馈,无不反映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理想上的春晚,大概是这样的:每到大年三十,来自全国各地各族人民的各个年龄层的男女老少都坐在一起,同步收看这个电视节目。这是全国人民同一时间做的一件事,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做的一件事。随着中国社会在今天的变迁,这样一种模式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首先,中国是一个日益分化、趋向多元、多极的社会。改革进行了近三十年,中国社会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众所周知,首先是以城乡与地区为基础的贫富差距。可以想象,一部分人有更高的物质基础和教育水平,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另一部分人尚在农村,在这方面可能还很落后。经济收入差别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文化趣味的差别可能也在加大。

  在社会不断分化的今天,让一个年轻的西南大城市的大学生、一个南方沿海城市的商人,一个东北大城市的国有企业工人,一个内陆地区的农民,一起坐下来看同一台演出而都感觉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春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而成长。上世纪80年代的春晚,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还是和生活比较接近的。我不完全严谨地推断一下:改革前,经济、文化上,中国的社会比现在都要更加同质,也就是人和人的区别相比之下更小。当时,中国离开旧的体制,走向新的体制,所有的人一下子都面临着类似的转变、冲突、挑战,都有类似的迷茫、困惑、激情、理想。在这样一个相对同质的社会里,也许搞一台大家都能喜欢的晚会难度会更小。改革近三十年来,社会分化严重,不同人过着非常不一样的生活,面临不一样的机遇、困难,挑战、未来,且不同社会群体间彼此可能还有不小的隔阂和冲突,自然的,搞一个能满足这么多口味的晚会就更难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和文化资源更丰富了,人们可以选择干很多事。选择多得很。过去选择少,人们没什么事干,就看春晚,现在选择多了,自然春晚的竞争力就下降了。此外,春晚的节目形式单一,缺乏新意,人们也逐渐厌倦。如果要赢得更多的年轻观众,春晚必须走创新的道路。

  总而言之,春晚日益引人不满,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比原来更复杂了。贫富悬殊,地区与城乡间的社会分层与隔阂严重,在我看来,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其次就是现代消费型文化生活的引入,改变了群众的观念与趣味。带着政治宣传功能,保守地拘泥于旧有形式的春晚竞争力在来自多方的挑战下不断下降。

  在这样的形式下,众口难调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这恐怕不是哪个导演能解决的。

  全国人民同看一台央视的春晚,究竟有什么好?有人可能会说,它创造了一个机会,让全国人民走到一起,做同样一件事,看同一台节目,可以增进互相的了解,扩大自己的视野。中央台的春晚很能反映中国社会的面貌。全国一台的春晚有利于促进社会融合、相互理解、和谐。

  此言有理,但在这个时代我们已不可能强制观众观看央视春晚。观众随便换个台就可以不看你的晚会。这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时代。这是一个越发个人主义的时代。我认为,除夕的娱乐就要商业化、市场化。要拥抱一个新的娱乐时代。庆祝除夕夜的方式将是多元化的(形式、面向群体、格调、内容),地方化的(或者说,去中心化的decentralized),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与个人的需求的。让市场来解决一切,按照简单的供需来完成资源配置。

  在巨变的当代中国,全国大一统的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的春节晚会,大概是一定要走向衰落的。 任 意

  (作者为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