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拜年,温暖并尴尬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3日00:47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本报讯 发送手机短信给亲朋好友拜年,已经成为人们过年期间必不可少的一项生活内容。从大年三十开始,人们就开始拿起手机,给别人送去祝福,同时也接受着别人发来的祝愿。不过,这些短信里究竟有多少是原创之作?广大市民从中又能感到什么呢?

  同样短信收到12遍

  从年三十到年初一,省城某外贸公司经理李嘉的手机一直在响。李嘉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内,他共计收到不同的人发来的新年祝福短信137条。数量虽大,但是短信的内容却千篇一律。“都是网上那些‘短信写手’编制好的短信段子,什么‘风柔雨润,花好月圆,幸福生活日日甜’之类。”

  最让李嘉感到哭笑不得的是,其中有一条内容为“昨天拜年早了点,明天拜年挤了点,后天拜年迟了点,现在拜年是正点”的段子他竟然先后收到12遍!“收到第一遍时,还觉得有点意思,到后来这些短信我根本懒得看。”李嘉留心了一下,在这137条短信中,大概只有不超过10条是发信人的原创。李嘉说,这些原创短信,虽然不一定有那些段子读起来“顺溜”,却明显带有发信人的个人特色,让人感到很亲切。

  变成“廉价祝福”?

  事实上,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叹:大量群发的短信段子,让一份美好的新年祝福变得索然无味。

  在省城某媒体工作的杨小姐告诉记者,为了给朋友们捎去祝福,她冥思苦想原创了一首小诗,在年三十发给了朋友们。然而,她没有想到的是,这首小诗很快被别人当作短信段子又转发给自己。“这只能说明,很多人在发送祝福短信时,是抱着敷衍的态度,‘例行公事’。”

  杨小姐认为,正是因为这种敷衍的态度,使短信异化为一角钱的廉价祝福。

  “现在的手机,都有群发短信的功能,按几个键就能送出一大堆祝福,这样的祝福能不廉价吗?”杨小姐认为,祝福应有一份真情融在其中。没有发信人发自内心的真情,短信拜年不过是一具形式上的空壳。

  让原创带回“温情”

  有数据显示,2006年过年期间,全国拜年短信量超过120亿条,短信拜年已不再新鲜。正是因为短信拜年的“变味”,今年过年前,广州的网友们还发起了一场“抵制短信拜年运动”。

  我省著名社会学家王开玉教授认为,短信拜年是一种很现代化的拜年形式。“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给远方的亲友送去祝福,这是非常可贵的。”但王教授也同样切身感受到这种拜年模式正渐渐流于形式,据他了解,很多人甚至把发送拜年短信当成了一项“任务”来完成。

  王教授认为,拜年是一项人际交往中的传统习俗,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流淌。“我们应该鼓励大家自己用心编制短信,而不是转发现成的短信段子。我们应该提倡,用原创的短信、用真情让拜年回归温情的本质。”

  (李蕾 本报记者 陈哲)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