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的记忆1959-2007:记录共和国五个亥年新春(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5日06:34 中国新闻网

  辛亥年春节(1971年1月27日)

  【最深的春节印象】

  这一年的春节口号是“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

  “不回城市过春节,留在农村干革命”是当时的流行语。城市里通知各家年夜不准放爆竹,以防止阶级敌人乘机破坏……但午夜时分,仍然有鞭炮劈劈啪啪爆响。

  严肃的政治气氛并没有完全湮灭过年的乐趣。初一早上,穿着新衣服的小孩子们,踩着爆竹屑,比比谁口袋里的花生、糖果最多;小子们围在一个墙脚或一块石头旁边,左手举一小截土香,右手忙着从兜里往外掏小鞭……

  春节前洗澡、理发的人排起了长队。上海一家浴室的煤供应不上,向运输公司求援,劳累了一天的运输工人,立即开车出发。浴室所在地马路狭窄,运输工人耳边响起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把煤一筐筐抬到了浴室。

  【年货】肉、鱼、蛋、糖、奶粉种类、数量比前一年同期有所增加,各种鲜菜、糕点、干鲜果品供应比较充足。北京市民春节还可以吃到新鲜的西红柿。几挂鞭炮、一把鸡毛掸子、暖水瓶、一些窗纸都是老百姓必买的。北京百货大楼里的手表展销专柜也是老百姓爱看的地方;拥有一台缝纫机、一辆自行车也是那个时候很多家庭的梦想。

  【年俗文化】人们大都穿的还是蓝色工作服或绿色军装。过年的一些老习俗在“移风易俗”中慢慢消失了,传统的庙会在很多地方也停办了。样板戏、革命歌曲、革命舞剧、革命电影、纪录片是那一年的春节文化娱乐主题,刚刚拍摄完成的《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彩色影片从春节这一天起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映。

  【拜年方式】写信、拍电报是远距离拜年的常见方式;朋友、同学之间拜年,见面说的最多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外工作的子女给父母拜年,时兴说“爸爸同志、妈妈同志,过年好”。

  【流行春联】家家户户贴的春联大多数是由家人自写或邻居代写,裁好梅红纸,研好黑墨水,拿起毛笔,一幅春联就写好了。1971年最常见的春联是:“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红旗招展生产战线气象新”。

  癸亥年春节(1983年2月13日)

  【最深的春节印象】

  全国人民看春节联欢晚会、猜灯谜,品味着改革开放后生活刚刚丰富起来的过年滋味,被称为“新年俗现象”

  【年货】春节所在的二月份,城镇居民每人供应富强粉三斤、小杂豆一斤、江米一斤、花生油四两、香油一两、花生半斤、瓜子三两、麻酱一两、鱼两斤(定量内每人保证半斤黄鱼)。

  年货丰富了,巧克力、话梅糖、动物饼干等11种新产品安排生产供应;电视机、收音机等大件年货,在春节前后也大批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北京人开始走出黑灰蓝服装的包裹,西服、夹克、牛仔、防寒服、皮大衣流动成一股彩色的时尚风。

  【年俗文化】第一届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一炮打响,收到观众来信16万封,从此成为除夕之夜的一道盛宴。

  当年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节目当属王景愚绕着桌子“吃鸡”,而李谷一一口气唱了《乡恋》等七首歌曲……大年三十儿,一家人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饭,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与荧屏上的影、视、歌、曲艺明星同喜同乐———成了一种独特的过年方式、一种“新年俗”。

  从这一年开始,春节前抢购黑白或彩色电视机成为上个世纪80年代过年的一大景观,商店一度宣告彩电无货,同时出现彩电票。

  有媒体这样描述当年的情景:“自打赵忠祥一露面,炉子上水壶开了没人愿去提,想上厕所的忍了又忍,怕错过了马季的相声,更怕错过了节目间穿插公布的有奖谜语……”

  庙会、传统小吃恢复了。一些年轻人穿起喇叭裤、拎着录音机放着流行歌曲招摇过市。“学英语”的潮流开始热起来。

  【拜年方式】癸亥年新春是在改革开放中到来的。恭喜发财改成了“发才”,一些目光敏锐的企业在报纸上开始打出了“春节好”“向全国人民恭贺春节”的广告。

  作为拜年的礼品,风行一时的暖瓶、脸盆、枕巾、台布,问津者日少,明信片、贺年片、挂历开始流行起来。电话拜年对一般百姓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即。

  【流行春联】从城市到乡村,人们渴望用最传统的形式表达对时代最深的欣喜。春联词句洋溢着时代气息:“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富国安邦人欢财旺,移风易俗送旧迎新”;“壮丽河山迎晓日,文明歌舞沐春风”;“两个文明春风万里开新局,四项原则红日千山举大旗”。

  【新春银幕】流行的电影是《人到中年》、《心灵深处》、《陈奂生上城》、《春晖》、《布谷催春》和《飞来的女婿》。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