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在转型中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6日15:38 新华网

  张宝顺活动报道集

  这是一方富藏能源和资源的宝地,这是一条地上文物集中的文化长廊,这是一块饱含革命精神但百姓仍然不算富裕的老区热土,这是一个攒足了力气谋求在转型、跨越、崛起中加快科学发展的中部省份。带着对三晋大地的“熟悉”与“陌生”,半月谈记者前不久专访了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

  在山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能源工业大省,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面临着哪些矛盾和困难呢?张宝顺指出,我们必须克服“五大压力”:一是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加快发展压力大。山西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整体上处于中下游水平。二是作为一个自然条件较差的省份,统筹城乡发展压力大。山西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到现在还有100多万农村人口的年人均纯收入不到700元。三是作为一个资源型省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压力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深化改革、实现社会公平的压力大。五是作为一个内陆省份,扩大开放的压力大。

  加快科学发展步伐,山西将选择怎样的战略路径?张宝顺告诉记者,山西要尽快走出四条路子。

  一是要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路子,加强自主创新,深化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在继续发挥煤炭、冶金、焦炭、电力等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下大力气培育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旅游文化、农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支柱产业。要将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占全省80%以上的工矿型城镇的改造和转型,加快太原经济圈和“大运”(大同至运城)城市带的建设。培育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传媒集团,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文化品牌。

  二是要走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大力推进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用好国务院确定的煤炭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推进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加大降耗减污力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在发展循环经济上下苦功夫。以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和造林绿化工程为重点,在改善人居环境上下大力气。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比全国还高的硬杠杠: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幅要达到25%,高出全国5个百分点。

  三是要走出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子,认真研究解决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遇到的改革发展、社会保障、公共管理和教育引导四个层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要抓好煤矿棚户区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城乡困难群众救助、社保体系建设、扶贫开发、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福祉安康的民心工程。要重视“四矿问题”的解决,加快矿城转型步伐,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提高矿工生活质量。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特别是“以煤补农”的机制。从煤炭专项资金中切出一块用于新农村建设,推广“一矿帮一村”经验,促进村矿协调发展,增强能源、原材料产业对“三农”的反哺力度。

  四是要走出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路子,着力解决思想观念保守、利用外资偏少、开放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努力,使山西实现煤炭大省向煤炭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建设“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

  山西正视环境污染严重的现实,提出再造秀美山川的目标,突破点选在哪里?张宝顺说,“十一五”期间,山西将重点实施“蓝天碧水”和造林绿化两大工程,并把资源环境生态工作情况作为评价发展成效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真正做到利用资源与保护资源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一起考核,让全省人民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享有更多的青山和绿地!(记者王炤坤 王永前)

  实践篇:三晋大地上的科学发展

  隆冬季节,记者穿娘子关口、入汾河谷地、过吕梁山麓、进煤海之都……一路踏访,一路收获。在与当地干部群众的攀谈、交流中,记者深切感受到山西人民谋求科学发展的意识正日渐清晰和自觉。深入厂矿企业、城镇乡村采访,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幅三晋大地科学发展的动人画卷!

  从煤炭大省向煤化工大省转型

  高大的厂房内,煤矸石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现代化生产线上,粉碎、成型、切割、烧制……几道工序下来居然变废为宝,成为一块块硬度高、韧性强、节能效果好的空心砖。

  这可不是什么制砖大企业的流水线,而是阳泉市南煤集团探索煤炭深加工、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创举。企业负责人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笔账:过去煤矸石一直被当作废弃物处理,既占地方又污染环境,光治理一吨煤产生的矸石就要花4元左右,如今加工成砖,一年下来可节约土地108亩,获利900多万元;加之煤矸石含有热能,生产过程不用加煤,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4000多吨。

  煤矸石不但能造砖,还能发电。发电产生的炉渣,是高强度水泥的熟料,等于是完成了水泥厂的前半段工艺。于是南煤集团又着手筹建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还配套形成一个年产50万吨的水泥厂。

  走资源产品一体化、吃干榨净循环化、自然环境生态化的科学发展之路,不仅是南煤集团坚定不移的选择,也是山西各界的共识。

  共识着实来之不易。作为能源大省的山西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前些年掠夺式的开发,酿成资源浪费惊人、生态破坏和污染严重、矿难频发等苦果,而且资源依赖型经济造成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化、初级化,抗市场风险能力十分薄弱,一旦煤炭行情不景气,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将直接受到冲击。人们还记得:亚洲金融危机过后,煤价陡跌,吨煤60元送上门都没人要,山西的许多煤矿连工资都发不出。

  变,只有变才能寻找出路,也只有变才能实现崛起。近年来,山西省围绕由“煤炭大省”向“煤炭和煤化工大省”转变的目标,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上“亮剑”。首先,剑指非法小煤窑和规模小、安全系数差的煤矿,该关闭的关闭,该淘汰的淘汰。仅2005年9月至今,就关闭、淘汰了5000多个小煤窑。其次,整合煤矿资源,打造动力煤、无烟煤、焦煤企业“旗舰”,搞煤炭深加工,拉长煤炭产业链。煤层气发电、焦炉煤气化工、煤制油等新兴产业纷纷崛起。晋城市已建起煤层气发电厂18座,成为全国利用煤层气发电规模最大的地区。晋煤集团矿区、晋城市区部分居民和出租车、公交车已用上清洁价廉的煤层气。长治市的潞安煤矿,已先行试点煤制油直接转化法,此技术为我国自主创新,建成后可年产煤制油16万吨。

  转型之路绝非坦途。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则故事:介休市环保局长张恩贵任职4年间,用20吨炸药炸掉了100多家焦化厂,人称“炸药局长”。起因源自2004年5月山西省政府颁发《关于对焦化行业实施专项清理整顿的决定》,目的是淘汰或取缔“土焦”、改良焦化企业。由于被关闭的焦化厂很容易死灰复燃,介休市环保局聘请了爆破公司前往那些被取缔的焦化厂进行爆破。那段时间,张恩贵几乎天天和炸药打交道,“人家说,我用的炸药比当年解放介休时用的都多”。此举使当地严重过剩的焦炭生产能力年减少880万吨,为推动介休经济转型趟出了一条路。

  高新技术的研发和运用,是保障山西科学发展的有力武器。走进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记者仿佛到了高科技“大观园”。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这个国家级的高新开发区已经形成了微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高效节能与环保产业、医药与生物工程五大支柱产业。尤其令人振奋的是,这里将建成全国一流的煤化工技术研发基地。被称为世界能源革命的煤制油中试项目、旨在开辟新兴能源的煤层气利用项目、矿井煤层气甲烷提纯项目以及被称为“环保型工业血液”的煤基醇醚清洁燃料项目将在这里转化为生产力。高新区主任张新伟展望说,在高新技术的支撑下,山西的煤炭资源将真正成为滚滚而来的“乌金”。

  以“蓝天碧水”等工程改善生态和环境

  踏上三晋大地,令人欣喜的是,这里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悄悄的变化。前些年记者所到之处经常是浓烟弥漫、粉尘飞扬。“挖了一山煤,流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的顺口溜道出了当地人的无奈和辛酸。而今天空正在变蓝,河水正在变得清澈。这一切得益于造林绿化、“蓝天碧水”等工程的相继实施。

  造林绿化工程细化了一系列硬指标,比如交通通道,要求高速公路两旁种树10~15排、一级公路5~8排、二级公路3~5排。仅在高速公路两侧,每公里政府就投入了10万元的树苗钱。

  “蓝天碧水”工程针对的是山西污染最集中的中部盆地11个地级市和32个人口密集县,这里的面积占全省的37%、人口占58%、财政收入占70%,而全省的污染又主要来自这里。省委、省政府的决心不容撼动,措施敢于碰硬。工程实施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干部提拔任用中,实行一票否决制,第一责任人就是各市、县的主要领导。

  昔日的太原市曾“头上难见蓝天,地上难见绿地,不是有河无水,就是有水不清”,空气污染一度位列全国重点污染城市之首。如今随着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城市面貌发生巨变。2005年全市二级及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达到245天。曾在上世纪90年代干枯的汾河,也重新泛起了碧波。汾河岸边的迎泽园内,每天清晨都迎来晨练的人们。公园管理员告诉记者:“过去污染严重,地上和树叶上满是煤尘,公园里冷冷清清。现在空气清新,每天晨练的人超过2000。”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随着环境治理进一步深化,相信三晋大地一定会重现明媚的田园风光。

  “资源有偿使用”和“以煤补农”双轮驱动

  长期以来,我国的矿产资源一直是无偿使用。正是延续多年的无偿开采,导致山西煤炭的滥采滥挖和掠夺式开发。2004年4月,时任山西省长的张宝顺拍板决定,在临汾市率先进行矿业权改革试点,实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一年下来,临汾全市煤炭回采率由20%~30%提升到60%~70%,2005年6月,此项改革在全省推开。记者据有关统计算了一笔账:一个储量1000万吨的煤矿,过去只能挖出200万吨煤,如今可以挖出600万吨,资源利用率是原来的3倍。一个煤矿如此,山西省有几千座煤矿,资源有偿使用改革全面推开后,将会带来多么大的效益!

  如果说资源有偿使用是政府对企业的硬约束,那么山西一些地方“以煤补农”的新探索则颇具“软效应”。

  在临汾市乡宁县管头镇燕子河村村口,一幢六层大楼十分惹眼,朗朗的读书声此起彼伏。走近细瞧,教室里窗明几净,阅览室、兴趣室、电脑室等一应俱全。一打听,方知这是村里的矿主集资兴建的村小学。近两年来,在乡宁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修路、建学校、解决百姓吃水看病等公益性事业均由当地矿主掏腰包,被称为“一矿一业一事”活动。这项活动是山西省落实“以煤补农”政策的具体体现,既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又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让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在返回县城的途中,司机指着半山腰一条刚刚修建的柏油路告诉记者,这是一个煤老板掏了300万元修建的,以前是坑洼不平的小路,村里人到镇里赶集要走3个多小时,现在坐车只需十几分钟。

  山西虽是煤炭大省,但资源终有枯竭的一天。对“煤尽城衰”、“煤尽矿亡”的忧患促使政府和企业开始未雨绸缪,加快城市和产业的转型步伐。在同煤集团燕子山煤矿,产业转型正悄然兴起。煤矿将发展商贸业作为非煤产业的“重头戏”。他们借鉴蒙牛集团“先造市场,再造工厂”的营销理念,组建了招商引资队伍,通过各种媒体介绍燕子山商贸城,吸引商家入驻。目前,燕子山商贸城占地32000平方米,拥有店铺400多间,成为辐射周边的商品集散地,被誉为矿区“王府井”。走进商贸城,只见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购物的顾客络绎不绝,一派繁荣景象。

  “既要科学发展又要加快发展,机遇难得,时不我待啊!”听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畅谈山西崛起的规划和蓝图,记者仿佛看见一个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正迎面走来。(记者王永前 王炤坤)

  张宝顺除夕贫困县送祝福:再造山川秀美新山西

  新华网山西频道2月18日讯(记者张羽)大年三十,百姓们正在贴春联、备年饭、全家团聚的时候,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来到自己的联系点--集库区、老区为一体的贫困县太原市娄烦县,看望父老乡亲,走访农户,慰问五保户、烈军属,与干部群众共话加快发展、脱贫致富、促进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向全省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拜年,代表省委、省政府为农民朋友们送去了春节的祝福与问候。省委常委、秘书长申联彬、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一起参加调研慰问。

  张宝顺:狠抓工作落实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月29日下午,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宝顺在参加运城、阳泉代表团审议时说,今年是落实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要抓住机遇,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运城和阳泉代表团,代表们就于幼军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充分肯定了去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对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强化节能降耗减排和科技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社会事业等全省人民关心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希望。张宝顺边听边记,不时与代表讨论交流,在听取代表的意见后,他说,《报告》充分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体现了高度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了狠抓落实,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

  来源:半月谈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