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平等是城乡协调的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06:07 大洋网-广州日报

  

就业平等是城乡协调的关键
社评

  26日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的就业促进法草案,提出国家实行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就业政策,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草案同时指出,统筹城乡就业,面临繁重任务。目前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大约1.2亿人,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约8000万人。随着城镇化发展,还将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仍需做大量的工作。

  就业乃民生之本。草案将城乡就业平等作为一个目标,希望建立一个所有劳动者一律平等的就业制度,这无疑是就业促进法给予国人的最大期待。在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的今天,如果能从就业平等上寻求制度上的突破,对于逐步消除横亘在城乡之间的各种差异,应当有所助益。

  然而,要想实现城乡劳动者的平等就业,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城市化的进程,让数亿农民工离开农村进城务工,但无论他们在城市里做的是何种工作,做了多长时间,他们的根依然在农村,城市对他们来说,只是给了他们就业机会的一个暂住地而已。城乡二元体制的现实告诉人们,附着在户籍上的差异服务,让当下的就业平等很难真正实现。

  更为不解的是,倘若在户籍源头上深究就业的不平等,我们会发现,在就业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就业歧视严重的反而不是企业,而是国家机关。企业招人用人,通常并不会看其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只要能为其所用,就会给出平等的报酬。反观国家机关的招聘,却很难见到有大门朝农民开放的。前不久的《瞭望东方周刊》就此现象曾有过报道。

  事实上,不单国家机关招聘的公务员没有实现平等就业,具体到每个城市,像环卫工、公交车司机等带有半公益性质的工作岗位,基本上也都是优先照顾本地户口,外来者很难与他们公平竞争。这就造成了现在城市里的就业格局——农民工从事的大多是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公益性的服务岗位则几乎由城市居民所占据。

  当然,这样的一种普泛性就业格局是当下所有城市的共性,我们很难苛求城市在某个突然的时间,一下子就改变现状,实现就业上的平等。但是,如果追问一下城市缘何不能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话,户籍背后的社会保障不平等显然是就业不平等的最主要原因。

  因为户籍的不平等,导致社会保障的不平等,比如社保医疗,比如教育机会,比如失业救济等。由此再导致就业的不平等。反过来,就业的不平等,又会导致竞争机会的失衡,并由此而洐生出其他种种福利的不平等,最终使得逐步消除城乡差异变得遥遥无期。

  一纸户籍,再加上城乡受教育程度的差距,让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事实上却无法平等。要想实现就业促进法草案提出的城乡劳动者就业平等,必须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社会保障等福利政策平等,只有在这些配套措施上予以跟进,方能求得就业平等的渐进式推动。

  日前,有份调查显示,91.7%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户籍改革;同时也有人认为户籍改革其实不是户口问题,而是解决城乡差异、城乡不平等的问题。很显然,要解决城乡不平等,必须要解决城乡就业的不平等。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就业平等了,城乡才会平等。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