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军报:右翼崛起表明日本战略管理能力严重下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07:28 中国新闻网
内容提要 ○国家战略能力是覆盖全国的国家能力,包括战略思维、战略文化和战略管理。 ○国家战略能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家的“打仗”能力,而应理解为国家实现和平的能力。 ○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国家政治永恒的议题,也是世界和平的保障。 ○战略管理能力源于战略思维能力。管理层的战略能力如何,又取决于其智库的战略思维能力的支持力度。 国家战略能力是政府实施国家战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总是在特定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发生的。因为世界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国家政治永恒的议题,而且也是世界和平的保障。 世界依然充满风险 资源的绝对有限性与发展的绝对无限性的矛盾,往往成为发生争端和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间战争冲突的烈度,与世界资源稀缺程度成正比。今天人们不会为阳光打仗,因为阳光是充足的;但是水资源现在开始紧张,人们就要为水资源发生冲突。凡是资源稀缺的地方,冲突就可能发生。你看地图,凡是资源丰富的地区,那里的国家边界线就曲曲折折;而在没有什么资源的沙漠地区,边界就多是直线。国家边界拐点,历来都是国家力量对比的拐点,都是要流血,要刺刀见红的地方。 新世纪初连年发生的战争,打破了人们对全球化时代的和平憧憬。对于战争的理解,人们必然还要回到列宁“在生产资料私有制还存在的这种经济基础上,帝国主义战争是绝对不可避免的”的论断中寻找答案。既然人类随着所谓“经济全球化”普遍进入了市场经济,那么,发展就成了这种经济的“硬道理”。但这种“硬道理”却得不到自然资源的“硬支撑”。物质是不灭的,能量是守恒的,资本主义可以创造无限的产品和生产力,但没有支撑这些生产力的资源的同步增长。资源少了战争多。如果以为全球化时代主权界限模糊了,以为此时的国家间斗争已转为“经济合作”、“反恐合作”,恐怕是一厢情愿。 其实,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体系,本质上还是个“丢手绢”的游戏:大家一片和好,一旦有人倒下,就会是一片“快点快点捉住他”的叫喊。苏联倒下时,就是这样;伊拉克倒霉时,也是这样。这不好,但这就是历史。现在的问题是,这块“手绢”自美苏对决之后的第二轮游戏中,正在悄悄地丢在“谁”的后面?并没有人将此消息告诉“他”。此时,如果用所谓“全球化时代主权概念淡化”、“国际边界模糊”、“世界相互依赖”、“国家将更多地不依赖战争而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等忽悠自己的国家战略意识,弱化自己的国家战略能力,其结果自然就是继20世纪末苏联解体之后,又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另一场“快点快点捉住他”的盛宴而准备。 国家战略能力高低决定国家兴衰 既然传统的“丢手绢”式的国际体系没有变,那么就得考虑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怎么生存和发展。为此,人们开始寻究大兴衰的原因,且发现了许多悖论: 人们提出经济落后得挨打,于是人们就强调发展经济。但现在发现,经济发展了也要挨打,国家与人一样,富了要得心血管病、血脂高等富贵病,胖得不能动了,就有其他国家收拾你,就要亡国。 有人说,文明落后要挨打。中国大清是因为它落后才被打败的,这没得说。但是文明程度高是不是就不挨打呢?显然不是。大宋之于北方契丹部落,大明之于努尔哈赤的女真部落,古罗马之于北方蛮族部落,前者文明程度肯定要高于后者,但都为后者打败。 那军事力量强是否就不挨打?也不是。正如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在法国人眼中固若金汤,而在德国人的眼中却毫无国防意义一样,苏联的军工产业可与美国比肩,但却被西方整垮了。 也有人说不民主要挨打,于是就有人炒西方“民主”,似乎“民主”无敌。南斯拉夫曾被西方人视为专制国家,但当它完成从共产主义体制向西方“民主”体制转轨后,也未能免遭被分裂的厄运。前苏联曾大讲“改革新思维”,结果是丢了国家。就连为美国式民主背叛自己共产主义信仰的某些人,也在被美国颠覆后叫苦不迭。可以肯定,即使将来社会主义国家换上了西方的民主“马甲”,如果自己没有战略意识,结果还是要挨打、还是要“伤自尊”的。2006年2月28日,有着惨痛亡国经历的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记者说,“我给中国朋友的忠告是:不要搞什么‘民主化’,那样不会有好结果!千万不要让局势混乱,稳定是第一位的”;谈到苏共垮台,他还说:“我深深体会到,改革时期,加强党对国家和改革进程的领导,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在这里,我想通过我们的惨痛失误来提醒中国朋友:如果党失去对社会和改革的领导,就会出现混乱,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正如一个四肢强壮的人,也会因大脑一个小小的问题而瞬间死亡一样,国家强大与否的关键不在硬件方面,而在软件方面。而其中最关键的,不在软件技术而在国家战略能力。经验表明:历史上,凡是被打败的,都是缺乏全民整体政治意识及建立其上的国家战略能力的国家。明治维新之后,特别是甲午战争前后,中日差别不主要在财富和技术,而在战略意识及与之相应的国家战略能力,当时日本国家战略意识远高于以“莫谈国事”自警的中国人。戈尔巴乔夫在台上时,苏联的经济和军事技术力量并不差,但他与对手讲“新思维”,让对手感到动手的时候到了,于是苏联就被肢解了。这时,他们才不管你苏联是“民主”还是“不民主”。 世界上为什么总这么打?康德式的世界和平到底能不能实现?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光说仁不说力,那是农夫,农夫不能驯蛇而只能被蛇咬。康德式的和平是存在的,但前提是要有力量均势。武器的批判不能代替批判的武器。“仁”,是人们渴望的和平,而“力”则是实现和平的手段。力的使用是一种能力,对国家来说,它就是国家战略能力。 国家战略能力是战略文化、战略思维、战略管理的有机统一 既然这个世界还不是一个大同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那么,就得考虑提升国家战略能力问题。 国家战略能力的构成包括三个有机要素:战略文化;战略思维;战略管理。 战略文化是国家公民的整体政治意识,即捕捉国家生活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意识。国家公民的战略文化是国家战略思维生长的土壤。战略思维,是知识群体的政治认知能力。如果说,战略文化是国家战略的感性认识,那么战略思维就是由战略文化抽象出的理性认识。战略思维有没有注入国家学术之中,其发展成熟不成熟,都是一个国家战略知识和经验储备优劣的前提。 战略管理是进入实践的战略思维和战略文化,它更多的是战略层面的事。战略管理能力源于战略思维能力。管理层的战略能力如何,又取决于其智库的战略思维能力的支撑力度。历史上有许多伟大人物——如列宁、毛泽东等——的建树,是由于他们本人就是天才的战略管理者,也有的——比如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由于他拥有一批战略思维能力极强的参谋班子。 反观中国清王朝,如果说,全民“莫谈国事”是大清朝战略文化极度衰落的标志,那么,对战略型人才的逆向淘汰并将这些人推向革命阵营的现象,则是大清国家战略管理能力衰落的标志。由此推论:战略管理逆向淘汰战略思维,战略思维逆向淘汰战略文化,是国家战略能力整体衰落的标志和大失败的开始,反之则是国家复兴的征兆。 对一个执政党来说,毛泽东说的“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党的执政能力高低的标志,对一个国家来说,则是国家战略能力,尤其是其中的战略管理能力高低的标志。 提高国家战略能力关乎世界和平 国家战略能力,本质上是科学地运用国力的艺术。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中国人的战略文化氛围、战略思维能力、战略管理能力,在建立“和谐世界”的目标下正迅速提升。 日本右翼在靖国神社中崇拜东条英机等战犯,而坚持参拜战犯的右翼力量也在崛起。这既表明了日本战略管理能力的严重下降,同时也表明东亚和平将面临严重危机。其实,对日本发展而言,东条英机是最大的罪人,这个人除了其他劣性,也根本不懂得战略艺术本质在于节制。无限制的目标和无限制的国力透支,把日本明治以来所有的成果给毁坏了。如果崇拜他,是一种短见和没有战略意识,将会失去实施国家战略的基本能力。 国家战略能力是以正为本,以奇为用的概念,其要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国家的“打仗”能力,而应理解为国家实现和平的能力。东方的和谐思想对当前的世界和平是有益的。孙子说:上兵伐谋,而不该伐谋不足反而伐兵有余;孙子说,全城为上,而不该凡城皆破。大国是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但世界人民需要的是懂得节制武力的大国。 美国最近又签署延长《爱国者法》,还强调美国目前仍然处于战争状态,令人唏嘘。看来,和谐世界的建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世界和平还有待于全世界,尤其是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 (文/张文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