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户籍老人,谁来为你养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09:50 南方日报

  江阿姨在茂名当了40多年小学老师,退休后跟随女儿来到深圳。虽然孝顺的女儿给她买了房子,但是她的身体状况由于生活的单调和精神上的空虚而每况愈下。“每天除了做做家务,就是呆在家里和老伴‘对着看’。”

  在深圳,像江阿姨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这些老人在内地退休,随子女来到深圳帮忙照看孙辈,或是来深圳养老。他们当中有的常住深圳,成为深圳市民政局统计中的“常住无户籍老人”;有的在冬天来深圳过冬,天暖后返回内地,被称为“候鸟型”老人。

  问题

  非户籍老人难享深养老待遇

  据深圳大学调查,目前深圳非户籍老人已经达到了20万人以上。而根据市民政局统计,到2010年深圳60岁以上户籍老人的数量才能达到这个数字。但是,这个人群由于没有深圳户口,他们的养老问题在政府负担范围之外。

  南山区招商街道文化站站长方荣良是个老资格的社区工作者。他认为非户籍老人养老问题的产生源自社会的转型。他说,在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中,社保制度改革把退休老人养老由企业推向了社区,同时也把问题抛给了社区。

  由于社区资源有限,势必出台带有某种限制条件的政策,保证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这个限制条件就是“深户”。拥有深圳户口的老人才能享受到深圳市的养老政策,非户籍老人并不属于深圳市政府管理,这部分老人的养老就成了问题。

  “转型的过程不是一两年就能够完成的,社区对居民养老的探索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够成功的。”他说。

  那么,深圳非户籍老人养老该由谁管?

  深圳社科院的杨立勋教授认为,内地老人来深圳过冬的情况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可以分为短时间停留和长时间停留两种,他们主要还要依靠家庭养老。

  他分析道:“在深圳短期居住的老人一般身体比较好,经济条件也较好,在内地有养老保险。如果在深期间生病,他们可以拿回内地报销。这一部分人的养老主要由儿女家庭承担,且不会给家庭带来太多负担。”

  “在深停留时间较长的老人中,来自内地城市的老人有内地的养老保险,不会成为家庭的负担;来自农村的老人则完全需要家庭负担,即使是送去养老院,经费还是由家庭承担。不论如何,也都是以家庭为主体。”

  唐咏对此有不同观点。她是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现在深圳大学社会学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对于被养老政策边缘化的常住无户籍老人,她建议把其中年龄大、身体弱的纳入现行的居家养老政策范围,由深圳市政府负责;而对于数量庞大的“候鸟型”老人,她经过调查发现他们的身体普遍较好,经济条件不错,并不是养老诉求最强的人群,他们的养老服务要求较集中于希望社区能够提供更多的活动设施。

  而方荣良认为,将娱乐、生活和养老一体化的社会化模式或将代表非户籍居民养老模式的未来走向。按照他的设想,非户籍老人在社区适当的扶助下,在社会化养老模式中完全可以实现自主养老。

  方荣良的想法来自于他这几年来对“四海情”老年大学的了解。他说,如果“四海情”那种“老年人自己办的、不设门槛的学校”功能能够向纵向扩展延伸,老人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自己负责,白天在一起上课,晚上过集体生活,就完全可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

  这种模式以老年大学为中心,更突出日常的学习活动,而且不设门槛、由老人自主安排,实际上承载了与养老院不同的功能。这种模式对非户籍老人尤其具有吸引力,这从“四海情”老年大学这几年不断扩大的规模就可以得悉。方荣良说,这将会是对深圳现有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

  破题

  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虽然深圳人口现在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左右,但是10年之后,改革开放初期来深的一批青年人都将步入老年。杨立勋说,届时深圳将掀起“银色的浪潮”,昔日年轻的城市将“一夜之间”成为老年之城。面对越来越大的养老压力,深圳做好准备没有?

  去年10月,深圳市启动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去年的福彩公益金中拨出共6000万元,对于有深圳户籍的高龄、特殊群体老人实行货币化居家养老服务补助,补助金额从200元至500元不等。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为高龄老人、低保特困等特殊老人提供康复、护理、照料等关怀服务。根据市民政局今年1月份的统计,深圳市10%以上户籍老人已经享受到这项服务。

  在深圳,养老模式的说法起源于这两年开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索。唐咏介绍,在学术上,养老模式被分为三种:一是机构养老,主要依靠养老院等养老机构;二是社区养老,以社区为基础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三是居家养老,老人在家享受养老服务。深圳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实际上是将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模式,居家养老依托于社区养老。

  这种养老模式顺应了很多家庭的要求。受传统“孝道”影响,中国人强调把养老归于家庭,归于子女。在现代社会中,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照顾老人客观上成为了很多家庭的负担,需要有外部力量为家庭提供帮助。其局限在于资助对象无法完全覆盖,“深户”这个门槛实实在在地把在深圳老年人群中相当大一部分排除在外,户籍老人中的“年轻老人”和“中老人”也无法纳入其中。“这种养老模式比较侧重于身体条件不好、需要人照顾的‘老老人’,长处在于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医疗等服务,把这些服务统一到一个机构之中。但是由于该模式还在摸索中,在试点的几个社区中,由于经费和运作等问题,取得的成果并不如预期般完善。”唐咏说。

  建专业机构满足多元要求?

  唐咏认为,深圳养老模式发展的下一步,在于完善探索中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解决运行中存在的资金、执行等问题,并扩大受惠人群,逐步将常住非户籍老人纳入其中。

  深圳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邹家栋处长回应道,政府部门正在关注常住非户籍老人的养老问题,具体政策尚未出台。但“候鸟型”老人在可以预见的短期内不会被纳入社区养老政策范围。

  对于深圳养老模式的前景,杨立勋更倾向于第三种类型——机构养老的发展。“必须建立专业化、制度化的养老机构,来深圳的老人层次不同,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也不同,多元化的机构才能够满足不同老人的多元化要求。”

  最关键的一点是,他认为大力发展养老机构,将打破以深户为限的政策格局。养老机构的发展将大大扩充当前有限的养老资源,有养老需求的老人只要支付一定费用,就可以享受到满足自己的养老服务。“随着深圳老年人的增多,养老需求也会增加,养老机构的发展是必然的。”

  他以西方国家为例:专门的家政服务人员应老年人对高质量服务产品的需求而生,成为新兴职业。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国内的养老也必定会走向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只管吃的养老机构肯定被淘汰。”杨立勋说。

  但唐咏并不看好机构养老在深圳的发展。她指出,除去入住率达到90%以上的罗湖福利院,在宝安、龙岗等区的福利院,虽然条件很好,但是入住率很低,一般在30%—40%左右,一半的床位闲置。

  她解释道:“这种情况并不奇怪。深圳出现老龄化趋势不假,但毕竟还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城市,原住民中老年人数量较少。而且选择养老院的老人主要有两类:身体状况不能自理的老人和与子女不睦的老人。在内地这种老人比较多,但是在深圳还是少数。”

  今年1月23日,为了弥补居家养老的不足,市民政局和市老龄办联合发起了深圳市“老有所乐计划”,补助金来源于福利彩票公益金,总共700万元的首批资助款将用在全市范围社区老年人文体活动项目。从这个项目上,可以看到深圳市养老政策打破界限的“曙光”:“经费将主要用于那些活跃在基层社区的老年文化体育团体购买老年文化活动器材、服装或支付训练、演出等相关费用。只要是活动组织主体合法、老年人参与面广、经常性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老年人组织,都可以向各区老龄办申请资助金。”

  个案

  不设门槛的老年大学

  江阿姨一没有深圳户口,二不属于公务员序列,职称级别也不够高,像她这样的老人,很难享受到户籍老人的一些“优待”,比如进入老年大学。不过,“四海情”老年大学没有门槛,既不要干部身份,也不需要一定在招商街道居住。

  “四海情”的老人有的来自招商街道,有的来自蛇口街道、粤海街道,还有人专门从福田梅林过来上学。曾经有老人为了在“四海情”上课,专门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

  “我们采用开放的办学方式,不排外,不要求深户,也不要求必须是公务人员,学校就是由来自五湖四海的老人组成,”老年大学副校长邓享迁颇有几分自豪,“来了就是朋友,就是一家人”。

  席阿姨用“如鱼得水”来形容加入“四海情”之后的生活。和朋友们在一起,她唱“一条大河”,也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她学国画、学声乐,还义务“兼职”做会计。“喜欢得不得了,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打腰鼓,一起玩,”她用“如鱼得水”形容自己加入“四海情”后的生活,“兄弟姐妹全都有了,还年年给我祝寿,在家过年都没有这么热闹。”

  在找到这个“组织”之前,席阿姨身体一直不好,“得了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一年365天有200天都胃痛。很不开心,人瘦巴巴的。”来“四海情”已经五六年了,现在的席阿姨1米50的个头有90斤重,“精精神神的,这两年胃就没怎么痛过。”

  邓副校长坚持认为“四海情”比其他的一些老年大学更亲情、更平民化。“这里不少老人都是随子女迁来深圳,很多的社区养老政策都没他们的份。就拿老年大学来说,有的老年大学根本进不去,进去了心里面也不会舒服。”他自己就曾去过一所老年大学,“感觉低人一头,上课得往边上坐,窝囊。”

  而且“四海情”的全部工作人员,从校长到“不管部长”(“四海情”的“领导”之一,负责其他人不管的全部事情)都是老人,且全都是义工。“老年人更明白老年人,”邓副校长说,“我们会自己寻找开心,会考虑更多细节,这些细节是年轻人体会不到的。”

  起步于1998年,四海公园晨练的8位老人组织的“四海情”,现在已达到500名老人、1000平方米场地的规模。目前,“四海情”有教学班12个,其中2个书法班、4个国画班、1个声乐班、1个戏曲班、1个电脑班、1个诗词班、2个英语班。除了教学班外,“四海情”的艺术团有舞蹈队、时装队、腰鼓队、秧歌队等等。

  “四海情”老年大学的出现、发展和壮大,反映了非户籍老人在养老方面的呼声,同时也正是这种诉求的产物。

  方荣良从1998年开始就一直扶持“四海情”的成长。他说,“四海情”是老人们的精神寄托和支柱。老人们到了这个年纪,在乎的是精神上的放松。大家一起谈谈心声,在同龄人中展示精彩,讲述过去,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关爱是子女无法给也代替不了的。在这里,他们可以边走边唱,边吃边唱,迸发年轻的激情。在家里就不可能做到,因为他们是长辈,要有长辈的威严。

  他说,在和谐社会的意义上,老人们写字画画,唱歌跳舞,演出走台,充实了生活,活跃社区文化,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养。吸收占深圳老龄人口中很大比例的非户籍老人进入老年大学,乃至关注他们的养老问题,也就具有了明确的现实意义。

  正是凭着对“四海情”的了解,他提出了将功能纵向延伸,满足非户籍老人养老需求的设想。他认为,像“四海情”这样的老年大学的兴起和发展是一个时代潮流。

  尽管如此,唐咏对他的设想还是抱保留态度。“老年大学不过是一个给老人活动的场所,而且主要针对的是身体健康、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老人’和‘中老人’。”她说。

  链接

  其他城市养老模式

  香港

  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比例接近。机构主要有公立和私立养老院两种。由于公立养老院床位不足,政府在私立养老院买床位提供给有需要的老人,即所谓的“买位服务”。老人向社会福利署提出申请并登记,社会福利署根据标准对老人打分,根据分数的高低决定老人何时入住公立或私立养老院。家境好的老人一般直接入住私人养老院。

  政府还在每个社区设立类似深圳社康中心的服务机构,深入到每个社区。这些机构并不仅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而是集合了老年大学等多项功能于一身。机构主要靠政府或者慈善机构支撑,对老人收费很低。

  广州

  老年社会福利探索经过了三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是第一阶段,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公有福利机构改革,民办社会福利设施迅速发展;2000年前后是第二阶段,政府转变职能,各种社会福利机构特色化发展;第三阶段开始于2005年,全面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京沪

  养老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明显的老龄城市。各城市养老模式都不完全相同,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政策,如上海主要学习香港的居家服务模式。北京动员社会力量兴办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办养老机构打破了传统运营模式,改变了养老服务机构由政府单一投资兴办的局面;同时发挥社团作用,通过北京市慈善协会等多渠道筹集慈善基金和物资。

  策划刘丽

  撰文高欣亮

  摄影丁玎

  通讯员段建华

  图: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人们舞文弄墨的生活过得非常充实。

  老年人需要的养老模式不光是吃饱穿暖,还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爱问(iAsk.com)